本报讯(记者李光远 实习生杜笠 通讯员张一)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众多中小制药企业如何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江苏平光制药(焦作)有限公司的抉择是:绝不放弃主业,实施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增强后劲和完善网络促进营销的“双核驱动”战略,助推平光制药强势起飞。
“其实,平光制药实施的‘双核驱动’战略,完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来的。”面对记者的采访,平光制药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勇的回答坦诚而直率。
平光制药虽然早在1998年就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但生产结构单一,创新研发乏力,赢利能力有限。面对困境,平光制药决定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最终达到产品科技含量高、销售收入高、利润率高的“三高目标”。
为此,平光制药采取自主研发与科研院所联合的方式,开发国家二三类新药,先后研发出了国家新药甘氨酸茶碱钠缓释片、复方头孢氨苄胶囊、瑞格列奈缓释片等多个国家级新药。
为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平光制药开始向中药领域进发。2003年6月,焦作平光信谊中药有限责任公司完成异地改造,从而使平光制药的主要产品增加了6个剂型、39个品种。
此后的平光制药并购重组谋发展,可谓顺风又顺水。截至2010年6月,继成功收购辽宁一成药业后,该公司已发展成为由12个子公司组成,横跨全国,纵横南北,集药品生产、流通、贸易、科研于一体的医药集团,年销售收入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25万元,跃升到年片剂产量100亿片、位居全国第三的药业集团。
为了打造集团营销团队,平光制药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引进营销人才,很快在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下,在营销中心不断强化内部服务、不断创新营销方法,很快占领了新的医药市场。
随后,平光制药在原平光制药集团进出口部的基础上,为满足集团整体综合业务发展,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医药化工等相关产品进出口业务的大型贸易公司,并在全国广设营销网点,营销网络不断完善,除经营本集团所生产的产品外,还直接代理近百家医药及化工生产企业的产品,并与这些企业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如今,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药20多种,注射用盐酸川芎嗪、注射用辅酶I等30多个品种畅销全国,其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并分布到乌干达、索马里、赞比亚、马来西亚、印度等十余个亚非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