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准“村官”陶凯利正忙着为无公害蔬菜项目奔走。“作调研、写报告、算盈亏,这可是我的课程作业呢。”去年年底,扬州大学农学院与张家港市合作,成立定向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张家港班”,陶凯利便是该班一员。今年暑期,扬大农学院“村官班”成员下到张家港市各基层村镇,进行创业实践。
“创业能力已成为大学生‘村官’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如何带头创业、带动村民就业,对准‘村官’们来说是必修课。”今年5月,“张家港班”班主任庄恒扬教授提议,在课程设计中加入创业课。这一提议很快获得校方批复。首期“张家港班”39名准‘村官’,被分为11个小组,直接面向有关乡镇村组,与当地‘村官’结成了教学小队,依托当地的创业项目,分工参与项目实施,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创业日志、总结报告和盈余结算。学院设立的专业教学组则据此进行评估,评估及格者授予学分,不及格者还将跟随下一届“村官班”重修创业课。
(据《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