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届毕业生四处投简历找工作、一门心思准备考公务员的时候,他和另外一个伙伴,却到处忙着找项目。自主创业,是两个小伙子认为最适合的就业目标。
辞掉工作来创业
生于1989年的张圣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大四下学期,还未毕业的张圣就被某商会聘做新闻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摄影及剪辑工作,每月薪酬3000元。对于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这份工作待遇很不错,可干了一个多月后,张圣辞职了。
“商会里的人影响了我”,张圣说,在商会里,各个老板都经历过创业的艰辛后才拥有了今天的成功,坚持的奋斗精神感染了他,他决定辞职,去开拓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道路。
创业道路一波多折
一开始,张圣想要办一本有个人风格的DM杂志,内容围绕时尚、趣味主题开展,可核算一番,办一本杂志,一年内需要至少几十万元的投入。资金不足,杂志创业梦想只能放弃。
创业需要伙伴合作。张圣找到好友刘应杰,想要合伙养殖蛇,“蛇是粤菜的主角,有市场”。又找了一个伙伴后,三人计划每人投入5万元。怎料,其中一名伙伴无故退出,养蛇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创业道路几经挫折后,张圣又找到曾经的高中同学刘智东商量一起创业。这次很顺利,加上刘应杰一起,三人开始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
锁定臭豆腐项目
三人经过商量,锁定投资小、易操作、资金回流快的项目,“那就饮食业”。创业方向确定了。
刘智东回想起曾在武汉吃过的一种黑色臭豆腐,昆明似乎没有专门的门店在卖,在网上搜集了相关信息后,他们决定,不妨试一试。
7月底,刘智东与张圣坐火车直奔长沙。到长沙后,根据此前搜集的信息,两人把长沙最出名的臭豆腐尝了个遍,黑色的、白色的,每一种都不放过,吃了两个星期,比较了各种口感后,两人最终决定加盟其中一个品牌。
经验不足卖断货
租门店时,老板得知张圣及刘智东是大学生,为支持他们创业,把店面转让费从12万元降至8万元。臭豆腐店终于开张了,为节约成本,三人舍不得请员工,每天轮流两人来上班,每星期每人轮休两天,周日不休。
经过两个星期的“试营业”,目前经营基本走上正规。只不过,前几天店里的臭豆腐卖断货了,断货后4天,从长沙直运过来的臭豆腐才到。“断货的4天亏损了八九百元,没经验啊”。说起这个,张圣和刘智东追悔莫及。
目前,小店开业两星期已卖掉8000块臭豆腐,除去成本,净利润达4500元。为保证新鲜和口感,每一盒豆腐都是现炸现卖。
创业之路才刚刚开始,小伙子们的梦想却大大的。有一天,能够开设20~30家臭豆腐分店,开一家豆腐主题餐厅……如果,一切按照小伙子们的设想发展;如果,创业之路顺畅,张圣说,他还是想做DM杂志,“炸臭豆腐是安身立命之本”,做杂志,做具有个人特色的杂志,才是他的终极梦想。 云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