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秦 秦
暑假临近尾声,新一轮的学校生活即将来临。这个暑假你都收获了什么?
小学生陈然
暑假收获:练钢琴、外出旅游
这个暑假里,我有充足的时间练习钢琴了,每天要在家练3个小时的钢琴。我喜欢手指在琴键上跃动的感觉。最让我高兴的是,暑假里我和家人一起到青岛、日照旅游,第一次见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我在海边捡贝壳,到海里冲浪、游泳。一个浪接着一个浪打来,让我站立不稳。我们还到青岛海底世界参观,看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听说过的海底生物。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真好啊!
中学生齐立、许鲁等
暑假收获:不断充电
开学就要升入高中的齐立在这个没课业压力的暑假也没闲着,除了温习功课外,每周固定的4节吉他弹唱课和课后练习就将时间占去了大半。为帮父母多分担一些劳苦,他还主动承担起大部分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几乎每天都做饭给家人吃,“看着父母吃着自己亲手烧的饭菜,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啦。”他自豪地说。
和齐立在初中同班的许鲁则选择了学跳舞课程,性格外向的他还在这个暑假参加了人生的第一场选秀比赛,虽然没拿到名次,但收获良多,“强中自有强中手,不努力的话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喜欢音乐的许鲁暗下决心,在保证学习成绩的情况下,艺术方面也多下工夫,使自己成为一名综合型人才。
据悉,像齐立他们这样的情况只是少数,大部分学生则会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选择暑期补习班。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尽可能地到名校深造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进入社会前最有希望的敲门砖。抓紧每分每秒,按照自己现阶段的需要,或查漏补缺,或提前预习,或强化提高才是这个社会认可的正道。“好不容易到了假期,我们却感觉比上课还累。”在我市某补习教室门口,几名上完课准备回家的学生道起了苦水。
大学生
暑假收获:社会实践
6月9日至20日,团中央对全国199所高校申报的672支暑期“三下乡”活动竞标团队进行了认真审核,最终确定了120支中标团队。其中,“211工程”高校35支、普通本科高校81支、高职院校4支。焦作师专团委迅速行动,经过层层筛选、认真筹备、积极申报后,该校的“七色光”服务队脱颖而出,被团中央确定为2011年暑期“三下乡”活动全国重点服务团队。
几经颠簸,在蜿蜒起伏的盘山公路上行进了大约两个小时后,焦作师专“七色光”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到了位于太行深山区的一斗水村。该村总面积9.7平方公里,有3个自然村、55户、211口人,耕地面积254.64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60元,属省级贫困村。
7月13日一早,焦作师专“七色光”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就带上调查问卷、照相机、摄像机出发了。志愿者们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旅游者宣传和展示一斗水村旅游资源。推介活动结束后,一斗水村党支部书记靳福川和广大村民都对焦作师专志愿者们的活动表示了认可与赞赏。
焦作师专“七色光”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还为全村28名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约2000元的学习用品3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