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真正让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活动的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日前,修武县建立“五项机制”,强化创建工作精细化管理,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开展。
建立分包街道工作机制。该县实行五大班子领导和县直单位分包城区街道责任制,对责任区内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管理等工作实行全面负责、巡回督导;在责任区主要位置设置公示牌,公布分包单位负责人名单和联系方式;每周五由创建指挥部对各路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面向社会公布。
建立社会监督工作机制。该县充分发挥县域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各单位的创建工作进行明察暗访、跟踪报道,对影响创建工作的问题及时曝光;在全县聘请100名退休老干部作为创建监督员,走街头、进社区,监督、劝阻不文明行为。
建立双向沟通工作机制。由县五大班子领导定期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居民社区、楼院、车站、商业街区等场所,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就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和群众沟通,并通过网络论坛等形式倾听群众心声,征集有效的解决办法。
建立巡回督导工作机制。该县建立健全督察通报、督办查办、责任追究三项督导工作制度,实行两天一巡查、一周一督察、半月一抽查;对各单位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指导,跟踪问效,对工作落实不到位、问题整改不积极的单位主要领导实行责任追究。
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该县建立健全了主次干道卫生保洁长效工作机制和标准,做到人员、制度、责任三落实,日常清扫保洁时间延长到15个小时,切实提高保洁质量。
该县“五项机制”的建立,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创建工作责任主体不明、社会监督不力等问题,而且使县城的卫生面貌明显改善,交通经营秩序更加规范,工作生活环境更加舒适。
(王新江 薛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