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张苗) 昨日,记者从全市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沁阳市、修武县作为全省试点,首批进行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从9月1日起,在沁阳市和修武县的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购药,可享受进货价。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将享受安全、高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据了解,此次改革的范围为县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及纳入管理的村卫生室。在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中,我市将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切入点,全面推动县、乡级医疗机构管理、人事、分配、补偿等制度的改革;积极探索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建立村卫生室的准入、管理机制,着力解决村医待遇、养老等问题。用2年至3年的时间,通过综合改革,合理配置区域卫生资源,基本实现县域内医疗机构公益性明显体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群众就医负担明显减轻、医务人员积极性显著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的目标。
医药分开,是切断药品经销商和医院、医生不当利益链的有效手段,也是降低群众医疗负担、缓解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在降低药品费用方面,试点县域内进行综合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已从9月1日开始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大力推行基本药物使用范围,确保县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低于70%,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部使用基本药物。
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上,我市将保留并建好三家县级公立医院,即每个县市重点办好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发挥县域基本医疗服务、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和医技人才培训中心的作用。除此以外的县级医疗机构通过整合或转型为社会力量举办;每个乡镇原则上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枢纽作用,对服务半径小、群众医疗服务需求相对较低的乡镇卫生院,以承担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及急诊急救任务为主;每个行政村设立一所政府支持的标准化村卫生室,超过3000人的行政村可增加一所卫生室。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在恢复医院公益性方面,推进管理制度改革,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县、乡级医疗机构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模式进行管理,在改革过程中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充实一线医技人员,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建立新的体现绩效的分配制度,在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向临床一线工作的业务骨干、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倾斜,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改革后,政府将负责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对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行合理补助,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采取专项补助的方式给予一定补偿。
在促进卫生管理上,将积极推进县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医院电子病历为载体,建立覆盖区域人口的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医院之间、医院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疗卫生机构与医保、新农合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人口健康信息的全过程、全方位联系与共享,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卫生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