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引黄入焦”多项工程即将启动
图片新闻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视察文化事业
项目和科技环保项目建设情况
同心打造新的增长极
“市长工程”构建食品安全网
焦作旅游快讯
今明有降水 收秋须防霉
2010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检查
部级验收暨督导宣讲会召开
党代会精神在山村
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党支部揭牌成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长工程”构建食品安全网
——我市狠抓食品安全的探索与实践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杨仕智

  在我市有个食品安全“市长工程”,其用心之深,力度之大,手腕之硬,前所未有。

  我市把食品安全列为“一号工程”,采取诸多刚性措施,建立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构建长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构筑食品安全网的新路子,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我市把食品安全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坚决捍卫百姓根本生存权的民本情怀。”市委书记路国贤说。

  “食品安全重如山,群众利益大于天。市长是群众利益的代表,就要把食品安全这个‘一号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牢牢不放!”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感慨地说。

  市长抓“一号工程”

  地方政府负总责是国家食品安全法赋予各级地方政府的神圣使命。法律的意义在于有效执行。我市通过“市长工程”这个载体,使法律赋予地方政府的职能真正落在了实处。

  今年4月,我市在全省第一家成立了“市长食品安全委员会”,市长负总责,一位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主任,三位分管农业、畜牧、养殖、卫生、质监、技术监督、公安等部门的副市长任副主任,23个单位为成员。“市长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协调,各口分兵把守,上下同力抓食品安全。五位市长抓“一号工程”,足可见力度之大。

  为了强化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今年4月,市长与所辖11个县市区长签订2011年度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同时,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列入政府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各县市区长与乡镇长、乡镇长与村街“一把手”,各成员单位也分别在辖区内、系统内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这样一种体制,形成了以市长、县长、乡长、政府各相关部门为一体的强有力的食品安全领导体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齐抓共管食品安全的态势,把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了实处。

  市长抓“一号工程”,不是挂在嘴上,而是抓在手上牢牢不放。

  4月以来,由市长、副市长主持召开的涉及食品安全的各类会议多达9次,市政府出台有关食品安全文件纪要17份。仅7月该市就召开2次全市性食品安全会议,市委书记、市长等七位主要领导参加,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每逢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市领导都要亲自到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生猪屠宰场进行检查,今年年初以来,孙立坤先后5次深入食品安全各环节调查暗访。

  在财政投入上,我市在全省率先把食品安全经费纳入市、县、乡财政预算,并逐年递增。去年,市级食品安全预算600万元,今年650万元,比2009年多出150万元。

  从“各自为战”到“政府主导”

  在食品安全监管上,分口把关、各自为战是目前我国各地普遍采用的办法。我市积极探索从分散到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变“各自为战”为政府主导下的“一体化监管”,有效地避免了食品安全监管缺位、割裂、重复与冲突等诸多问题的发生。

  为了探索从分散到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凝聚“九龙”合力,今年4月,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编制为12人的食品安全办公室,明确了机构性质、规格,落实了编制和经费,代表市政府行使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统筹领导,负责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市11个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食安办”。市畜牧局局长董体学说:“这种由政府‘食安办’牵头的分工联合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了对政府相关职能局委和全市食品安全的双层监督,统一了‘九龙’步调,形成了抓食品安全的强大合力。”

  今年年初以来,市政府统一组织,市“食安办”牵头,包括农业、卫生、公安、畜牧、质监、新闻等23个单位参与,先后开展了食品安全整顿月、全市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瘦肉精专项整治和餐厨废弃油脂、假冒伪劣饮料、酒类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一系列重大行动,查处了一大批案件,取得了重大成果。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食安办”主任蒋永立说:“这一机构的成立对于集中行政资源、监控食品质量和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没有政府主导这只‘有形之手’,就不会有如此强大的合力。”

  在今年6月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中,“市长食品安全委员会”的4名市长,23家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有关执法人员,全市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企业从业人员全都积极参与,受教育群众多达100万人。

  为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思想上“保险”

  保证食品安全单靠行政监管手段是很难实现的。焦作“市长工程”把唤醒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改变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作为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为生产经营者、消费者思想上“保险”,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市利用新闻媒体,通过发放宣传单、印发食品安全手册、发布消费警示等方式,积极开展对消费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法规教育。在今年6月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中,市卫生、农业、畜牧、商务、公安、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单位,统一步调,联手行动,将国家食安办、卫生部等9部门“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的公告”印制10万份,分发到11个县市区,张贴到所有乡镇办事处、公共场所以及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单位。同时,组成食品安全流动宣传车队,带着近万册《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专项整治行动》宣传册,深入到11个县市区、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宣传。宣传车队共覆盖51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280个行政村、社区。

  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为强化企业经营者的自律行为,我市采取了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推广、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在饲养户门前刷写“销售使用瘦肉精就是犯罪”标语,并在墙上写明举报电话;在企业负责人办公室显要位置悬挂警示牌;饲养企业对畜牧部门要签订不使用瘦肉精的承诺书;畜牧部门对饲养企业每季度举办一次教育宣讲会;对农产品生产经营大户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统一进行培训。全市共刷写标语1304条,公布举报电话1304处,设立警示牌1213个,与饲养户签订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11583份,统一印制发放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65170份。

  我市通过把食品安全教育渗透到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分销的各个环节,实施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宣传培训,使政府、农户、涉农类食品加工企业、消费者、中介组织与相关科研机构等食品产业链各方,都增强了自律意识,保障了食品安全。

  长效机制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

  我市把建立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构建长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作为“市长工程”的重头戏,构建起了一道道长效食品安全监管的立体防护网。

  为了严厉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行为,鼓励全市人民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我市开通了食品安全监管举报受理平台,从今年起,每年拿出100万元的专项基金,用于奖励涉及食品安全的举报。实施有奖举报制度以来,全市食品安全监管举报受理平台共接到电话、网络、信件举报投诉201件,涉及工商、质监、商务、餐饮、养殖等多个层面,其中已经查处144件。

  我市将食品安全监管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对发生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尤其是出现“瘦肉精”问题的县市区和部门,严格实行 “一票否决”。

  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在我市不是一句空话。我市对风险评估和社会评估、有奖举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严办,对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查处。7月2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沁阳市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2起涉“瘦肉精”刑事案件,分别以犯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玩忽职守罪依法对8名被告人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15年等,其中主犯刘襄一审被判死刑。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社会评估,在我市也步入了常态化。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瘦肉精”事件风险评估、全市“瘦肉精”整治情况风险评估等活动,在重点品种风险监测工作中,以大米、乳制品、饮料、豆制品、肉制品、调味品、啤酒、食用油、糕点等11个品种为重点,组织对全市11个县市区开展风险评估,全市共抽样3860批次,对177个不合格批次经评估后,交给工商、质监、公安等相关部门查处。其中,查处、端掉6个非法生产腐竹、豆腐和皮肚的黑窝点。

  我市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每次都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媒体参与,进行社会评估。特别是在“瘦肉精”和重点品种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先后3次邀请社会各界人士100多人次,参与对饮料、小麦粉等8个品种1100批次的风险监测和社会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我市在畜产品监管上,持之以恒严把畜产品上市“三道关”。第一关是把好牲畜出栏抽检关,对没有产地检疫证明和“瘦肉精”检疫证明的生猪一律不准出栏。第二关是把好屠宰监督关,严防含“瘦肉精”的肉品流入市场。第三关是把好出境抽检关,在全市各出入境路口设立由公安、畜牧等部门组成的“瘦肉精”检查站,对出境的牲畜进行“瘦肉精”抽检,严防问题生猪、牛、羊出境。

  当地干部群众说,食品安全监管立体防护网的构建,有效地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了消费者的人身健康,群众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

  “市长工程”建立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构建了长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了食品安全,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今年4月以来,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在生猪生产上,我市由于应对“瘦肉精”事件措施得力,生猪生产不但没有滑坡,反而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据对64家饲养户调查发现,今年二季度比一季度生猪存栏增加2660头,增长5.4%;生猪出栏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加2644头,增长14.5%;能繁母猪存栏二季度比一季度增加132头,增长2.3%。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猪销售总收入6289.3万元,占去年全年的68.6%;仅今年二季度的纯收入就是去年全年的1.36倍。一些生猪饲养户深有感触地说:生猪生产的喜人形势,除市场涨价因素外,最重要的是,“市长工程”为广大生产经营者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大家发展生产的劲更足了,心更踏实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