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发展与改革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凤凰涅槃:“转”出一片新天地
工业经济在转型中奋起
当好参谋 服务发展
异军突起的焦作旅游
焦作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祝贺第十八期全国发展
改革系统综合计划工作研讨班(会议)隆重召开
转型给力现代农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给力现代农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聂 楠

  本报通讯员 景国红 朱广卫

  前不久闭幕的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指出我市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市围绕创建全国高效农业示范市,着力构建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作、企业化管理、高效率运行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高效转型。

  如今,我市农业发展正由粮食生产向特色农业拓展,实现了由农业高产向农业高效的历史转变。多年来,我市农业在巩固基本生产条件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夏粮生产连年丰收。去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7512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我市正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工业,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农业现代化的车轮在不断加速。

  特色农业是亮点。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四大怀药”、果蔬业、园艺业等特色农业发展,努力推进现代休闲、旅游观光等现代农业发展,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建成了一批示范园区。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小麦种子繁育面积达到60万亩,制种总量2.4亿公斤,销售范围辐射8个省份106个县市。

  农业加工是支撑。经过世界金融危机的洗礼,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在我市设立了蒙牛乳业、大用实业、六合饲料和正虹饲料4家全资子公司;我市有20家省重点龙头企业和96家市重点龙头企业,正在申报省重点龙头的企业有23家。据统计,目前全市优质小麦、专用玉米和牛奶年加工量分别达到353万吨、178万吨和32万吨。

  新经营模式是依托。依据农业部下发的《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我市确定以温县祥云镇等5个区域为基础,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并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400余家,辐射带动农户23.3万个。建成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1家和市级示范社119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始终处于全省前列。

  土地资源是保障。我市在保持现有土地总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助力现代农业。近年来,我市在土地流转方面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通过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健全,促进了农业向适度规模化发展。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和流转市场,全市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占全市总承包土地面积的11.4%。

  农产品质量是生命。我市经认定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数123个,面积60万亩;创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市级示范区36个,面积17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47个,年产量44万吨;认证绿色食品37个,年产量9万吨;认证有机食品2个,年产量64吨;有8个农产品被命名为省级名牌农产品;中心城区的批发市场和超市开展市场准入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