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育·职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修武一中助学工程圆贫困学子大学梦
让“两课”更精彩
如何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图片新闻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简 讯
图片新闻
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两课”更精彩
——看焦作师专“两课”教学如何创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高校思想政治课历来就有“老师难教、学生不愿学”的说法,然而,近日记者却在焦作师专2010级一名学生的政治理论课感悟和体会中发现了这样一段课后感想:“初中和高中的政治思想课是那么乏味枯燥,没想到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堂却如此精彩!”

  这样的感想并非特例,如今,在焦作师专,很多学生都把“两课”作为对自己成长特别有帮助的课程而认真学习。

  “两课”指在高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高校教师普遍反映,“两课”理论性太强,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上好这两门课并非易事。

  “多年来,焦作师专一直致力‘两课’的建设和改革,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是近年来焦作师专党委和教师艰苦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教育的结果。”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吉国教授如是说。

  “针对‘两课’教学的特殊性,近年来,我们尝试性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编写了‘两课’实训手册,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实践活动引入教学中,使‘两课’内容更丰富、更精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周吉国教授说,“学校党委把‘两课’建设作为学校党政工作的重点来抓,并纳入学校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高规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和保障制度,为推进‘两课’教学改革把关掌舵。”

  一首悠扬的乐曲,一段极富哲理的名人名言,一次闪耀着智慧火花的辩论赛或讨论课,“两课”往往就是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的。利用一切手段和资源,让“两课”变得精彩起来,是焦作师专“两课”教学改革的又一举措。如今,多媒体教学已成该校“两课”教学的常规手段,声音、图像、文字三结合,大大增强了课程吸引力和感染力。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事件、学生共同关注的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充实教学内容。这是该校“两课”教学改革的又一新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该校还利用诸多的纪念日开展教学活动:七一前夕学生畅谈建党90周年的辉煌历程,组织红色经典歌曲合唱比赛等。另外,该校为学生推荐经典书籍和视频,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初步形成了“唱红色歌曲、读经典著作、讲革命故事、议社会热点难点、谈理想信念”的教学模式。

  “上好‘两课’不容易,而要让课堂内容真正进入学生头脑更难,实践教学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该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长刘际平说,“学校‘两课’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实践。”

  该校采用“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的方法,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如理论研讨、政策宣讲、社会调查、社会服务、辩论大赛等。同时,该校建立校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结合当地的人文社会资源,选择典型,走进基层,带领学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进行参观、体验、调查等教学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陶冶思想情操,加深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感性认识,深切感受到科学理论的伟大力量和无穷魅力。

  周吉国教授表示,焦作师专“两课”改革的实践证明,当代大学生是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以改革促发展,以建设求提高。只要积极营造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氛围,坚持真理,与时俱进,“两课”就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达到百年树人的目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