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连斯斯)截至8月底,焦煤集团非煤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1亿元,实现利润2.4亿元,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年初以来,占据焦煤半壁江山的非煤产业不断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创新管理,克服电价上涨、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进一步调整产业、产品结构,促使非煤产业由粗放式管理转向规范化管理。
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为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焦煤非煤产业一手抓生产管理,一手抓项目建设,结合企业实际,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千业水泥二期、合晶科技二期、焦西公司钢塑复合管、李封公司锆产品扩能项目均已投入生产,迅速形成生产能力,成为非煤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新材料产业园已形成3000吨/年多晶硅及配套4万吨/年联合氢化装置、4000吨/年气相白炭黑、2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2万吨/年高纯三氯氢硅的生产能力,完成项目投资近20亿元。
致力于新产品开发。多年来,焦煤非煤产业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偏低,且能耗高、成本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为了彻底扭转此种被动局面,各非煤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推进企业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能力。筑王公司在巩固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又研发出了“增强型速凝剂”、“双抗编织袋”等新品种。王封冶化开发了硅粉项目,并加快实施进度,使硅粉生产装置提前安装调试结束,已具备7200吨/年的生产能力,为合晶科技和开元化工金属硅粉原料的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全面推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焦煤非煤产业不断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优化环境,鼓励各非煤单位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方鑫隆公司仅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具有先进水平的锚固剂现代化生产车间,操作系统的便捷化、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大幅提高了生产水平,投产后产能较原来提高了50%。
专注于精细化管理。非煤产业按照焦煤集团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精细化管理工作,积极构筑精细化管理基础。千业水泥为了优化厂区生产环境,提升管理水平,以精细化管理为平台,积极推行“6S”管理:即日文发音的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SAFETY(安全),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素质,现场管理水平也不断上台阶。
做实安全管理工作。针对点多面广、产品品种繁多、且部分产品为高危化学产品、安全管理难度大的情况,焦煤非煤产业牢固树立安全“零”理念,加大“双基”建设力度,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对高危作业、重大危险源、机电设备维修等监督管理工作,严格实行登记建档管理制度,使现场安全管理得以落实,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格局。
焦煤非煤产业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了扭亏为赢,为焦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