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太行山南麓的亲情“和谐号”
扎实抓好三秋生产
集聚各方资源推进项目实施
图片新闻
驻焦省政协委员视察社会救助工作
省假日办全面部署国庆节旅游工作
众志成城话安全
唯愿书香满人间
我市治理“小金库”建长效机制
《立省大计质为本》引发全市质监系统热议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唯愿书香满人间
——记爱心换书活动创办人农民工杨常珍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上接一版②)

  追梦的身后,是一个个艰辛而又执著的探索脚步

  2007年暑假期间,杨常珍骑一辆脚踏三轮车,挂一面“爱心收书”的条幅,开始走街串巷收购市民家中闲置的图书。

  按图书新旧程度折价收购,可比卖废纸划算多了,许多家长和学生纷纷把不用的书籍送了过来。可是,杨常珍很快就停止了这种收购方式。她发现,一些孩子把卖书所得的钱都随意花掉了。

  “这可不好,要让城里孩子把这些卖书的钱用到正地方。”杨常珍日思夜想,想出了一个“以旧换新”的办法。她和新华书店协商后,把折价收购旧书的钱以代金券的方式付给对方,对方可以凭此到新华书店换购新书,书店方在一定时间内再与杨常珍结算。这样既避免了孩子乱花钱,又让孩子省去一些购买新书的费用,杨常珍自以为找到了好办法。

  可是没多久,这种以旧换新的方式也不得不停下——杨常珍开具代金券的资金链断了。此前,她用在饭馆打工的2000多元工资为收购图书开具代金券,可没想到仅一周时间钱就用完了。之后,她把结婚时丈夫给自己买的手链当了2300元,结果这些钱也很快变成了一堆旧书。

  丈夫发现她干的是只赔不挣的事情,先是劝阻,后是吵闹,再后来就提出了离婚。

  杨常珍不得不暂时停下追梦的脚步。但不久,她又跃跃欲试了——她想出了一个“以旧换旧”的办法:设立一个固定换书点,为出售旧书的人办理图书交换会员卡,在收取图书时按可读性和新旧程度以原价的5~8折折算资金,但将钱记到会员卡上,会员们可用卡上所存资金在换书点以半价换取所需的图书。

  如此既实现了书籍循环利用,又避免了现金交易,杨常珍的眼前顿时柳暗花明。

  追梦脚步所到之处,书香浸润众人心

  可是,自己住的房子还是租的,哪有地方设立固定换书点?杨常珍不肯让梦想在房子问题上破灭,又开始四处奔波。

  联通焦作分公司负责人知道了她的想法后,欣然为这一公益性善举伸出援手,在新华街营业部二楼腾出4间房子,无偿提供给杨常珍使用。由此,“追梦爱心换书屋”的牌子挂了出来。

  杨常珍把收来的旧书清洁、修补、消毒后,分类上架,一个为广大市民和学生提供图书交流的新型平台就此诞生。

  有了图书交换阵地,杨常珍的追梦脚步进一步延伸。

  2007年年底,杨常珍把精选出的500多册课外读物分发到位于深山区的沁阳市常平乡山路平小学300多名孩子手中。之后,山阳区的桶张河小学、解放区的阎河村小学等7所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陆续收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课外读物。几年来,“追梦爱心”行动共计为在校学生捐书9800多册。

  为了方便在校学生交换图书,杨常珍定期走进市区多所中小学,折价收回同学们不用的书籍,把钱款记到会员卡上,让他们换取所需的书籍。为了鼓励学生爱护书籍,杨常珍把保存完好的书籍往往按原价的八折回收。

  每当周六、周日,“追梦爱心换书屋”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杨常珍因势利导,开辟出阅览室,为孩子们提供阅读和写作业的便利。后来,她又请来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孩子们功课,举办故事会。

  与此同时,由电动三轮车拉起的流动书屋陆续开进社区。市民们把不用的书籍折价换成需要的书刊,既丰富了阅读内容,又省去了不少购买新书的费用。解放区新华街道鑫源社区一位姓陈的女士说,她把家里不用的旧书折价存到会员卡上,近日换得一本孩子急需的小学升初中总复习资料。那本书到书店买要18元,可凭会员卡换书只需2元钱,还不用现金。

  杨常珍忘不了把精神食粮送给农民工兄弟。近年来,流动书屋先后开进了四季花城、西城美苑、万方小区等建筑工地。为方便农民工借阅书刊,杨常珍和志愿者们总是趁他们吃午饭时来到工棚前。“你们爱看什么,留个书名,下次给你们带来。”杨常珍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别人多提供一些精神食粮。

  历时4年多的探索和努力,杨常珍的“追梦爱心书屋”已积累图书3.2万册、期刊100多种,并形成了4名固定义工和数十名志愿者参加的追梦爱心团队。几年来,杨常珍不仅为追梦换书计划无偿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投入个人资金2万多元。2010年,杨常珍荣获我市首届志愿者服务市长奖。

  (杨常珍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