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③)为找准“小金库”问题多发部位,在治理中达到事半功倍、有的放矢的效果,我市经过深入调研,把执收、执罚权相对集中,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部门和单位,未纳入会计工作站且屡查屡犯的,以前检查发现存在“小金库”问题的,有群众举报的和自查自纠措施不得力、工作走过场的部门和单位确定为重点检查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治理。
同时,针对“小金库”隐蔽性强的特点,我市结合以往财政、审计、税收等在执法监督中发现的各种问题,结合群众举报的线索和社会舆论所关注的焦点与热点问题,坚持“六不放过”,即不放过一本账簿、不放过一张凭证、不放过一笔账款、不放过一条线索、不放过一个疑点、不放过一起举报,并运用“五查五追”方式,即查库存现金、追资金来源,查财务资料、追收入变化,查办公环境、追收益去向,查凭证真伪、追资金去向,查管理职能、追收费项目,抓住重点,不放疑点,突破难点,不让心存侥幸的相关责任人逃避责任追究。
“治理‘小金库’是一项系统工程,防治体系是重点,长效机制是根本。财税体制改革是关键。”市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我市还在国库集中支付、账户、现金和专项资金管理方面出台了管理办法,规范财政资金账户有关审批程序;在公务消费、公务接待方面出台改革措施,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主要公务费用支出实行量化指标控制和预警管理;完善内控和监督机制,推进健全政府财政预算公开,进一步使资金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