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新和 通讯员司小香)沁阳市总工会始终把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通过“建”、“拓”、“创”、“赛”等形式,不断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实现职工素质大提升。截至目前,该市500余名职工的文化学历层次得以提升,1000余名职工晋升技术等级。
健全网络,强化培训的覆盖面。该市总工会以全面抓好“职工书屋”建设为载体,开发整合工会教育资源,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形成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同时依托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大力培养技术工人,针对受企业欢迎、职工需要的工种,采取对点、对面和校企挂钩的形式,加大对职工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实现万名职工大培训,千名职工高技能晋级。目前,该市已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基地10个,建立“职工书屋”130个,藏书达31万册,其中省级2家、沁阳市级10家。
拓宽渠道,强化培训的联动性。该市总工会着力念好一个“联”字,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教育、科技等部门多向联合,整合教学资源,做大做强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和规模;与企业联合运用电化教育、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手段,加强企业班组长和员工技能培训工作,并在企业中大力推广职工学习工作示范室、职工创新工作室等,积极为职工搭建人人都能成才、人人都作贡献的平台。该市总工会与沁阳市启程学校联合建立了技术培训基地,重点对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致富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为他们提供多层次的技能提升和转岗培训,今年年初以来已开展缝纫培训两期、焊工培训一期,近40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民工掌握和学会了一门专业技能。
创新方式,强化培训的多样化。该市总工会以劳动竞赛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组织职工广泛开展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比赛等各种技术技能提升活动,开展“名师带高徒”活动,大力推行“首席工人”和“星级员工”制度,引导职工争当“金牌工人”、“创新能手”、“技术能手”,实现技能创新、岗位创新。同时,该市总工会广泛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组织职工围绕本地区、本单位的主导产业和重点工程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激励职工创一流工作、一流业绩、一流服务、一流团队。今年年初以来,该市开展劳动竞赛的企事业单位260余家,覆盖面超过80%。
建立机制,确保培训的实效性。为确保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取得实效,该市总工会成立了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各级工会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的领导,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责任措施,确保职工素质提升工作健康有序地推进;健全完善制度,建立职工素质提升工程长效机制,制定完善激励办法,落实相关措施,建立职业技能、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社会荣誉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对为企业作出积极贡献的优秀工人、职工技能竞赛中涌现出来的各类能手、作出突出贡献的高级技能人才和敬业标兵,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落实相应政治经济待遇;对重视和切实推进“职工书屋”等硬件建设的基层工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