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在国家工商总局网站上,近日显示的一组数据让市工商局商广科的工作人员兴奋不已。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有效商标注册量达到5299件,与去年三季度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公布的4190件相比,我市仅三个季度就新增上千件注册商标。这个成绩的取得,与该局近年来强力实施商标推进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分不开的。
漠视商标 沉痛教训令人深思
市工商局商广科科长于中华接受采访时说,以前不少企业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培育商标费时耗力,不如贴牌直接出效益。中站区一家生产牙膏的企业以前一直替国内某知名品牌的牙膏贴牌生产,随着合同到期,由于没有自己的商标,官司缠身,导致该牙膏厂最终破产。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沉痛的教训令人深思。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今天,商标注册的重要性已日益凸显,产品没有商标,就进不了市场;商标不成品牌,就打不开市场;品牌不是名牌,就占领不了市场。可以说,一个商标就是企业的灵魂,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了一个好的知名商标,才能做强做大。
商标推进 多方推动全面发力
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给企业发展插上一双腾飞的翅膀,近年来,该局主动作为,对上积极运作争取支持,对下全面发动有效指导,积极实施商标推进战略。
2010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商标发展战略工作的意见》,把商标战略从部门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并将商标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通盘谋划,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初步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商标战略格局。为调动企业注册商标、创立品牌的积极性,市政府和部分县市区政府先后对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焦作市知名商标称号的企业给予政策奖励。
申请认定商标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企业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针对这一情况,该局出台了多项帮扶措施,为企业注册商标提供保姆式服务。此外,该局还组织开展了企业品牌走访活动,全面掌握企业的品牌状况,并制订了“三个一批”(推荐一批、扶持一批、培育一批)方案。值得一提的是,在商标战略实施过程中,该局探索推行了“一站、一卡、三书、五簿”的“一一三五”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商标帮扶效果。
商标创牌 山阳大地掀热潮
该局强力实施商标推进战略,使企业对商标重要性的认识由陌生到朦胧,由朦胧到明确;企业对注册商标由不太清楚到如饥似渴,由被动的感性接受到主动的理性追求,真正了解了运用品牌赢得市场的重要意义,从而把商标当做企业发展的金字招牌。
于中华告诉记者,2007年,他到商广科工作的时候,全市商标注册量2000多件。短短几年时间,这个数字已翻了一番。商标注册在我市掀起热潮的同时,也为我市企业创牌提供了条件。
目前,我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居全省第八位;河南省著名商标105件,居全省第四位;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居全省第一位。
于中华向记者透露,目前我市还有“斯美特”、“昊华宇航”两家企业正通过行政管理案件程序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认定驰名商标,“永盛药业”、“东方祥生”、“河南伟康”等57家企业正在争创河南省著名商标。在打造“品牌焦作”方面,我市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