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金桂香
本报通讯员 王小明
她在教学研究上永不满足,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教学改革之中,课题《关于以阅读为立足点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荣获焦作市科研成果一等奖,所撰写的论文《结合课堂教学 增进心理健康》荣获河南省二等奖,3次被评为焦作市教科研先进工作者;她潜心于新教育实验,被评为新教育实验优秀教师;她所教的班级成绩优异,今年年初在中站区语文教育质量检测中平均分名列全区第一。中站实验小学教师王会兰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开启着学生的别样年华。
2007年,对王会兰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走进了“亲近母语论坛”,结识了许多为了让母语回归而辛苦研究的同人们,明白了儿童阅读是“根的事业,花的工程”。于是,她买来有关新教育实验的书籍,并在暑假期间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实验在班级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秋季一开学,她就和学生们走在了新教育的路上。在新教育实验现场会上,她代表中站区作了《秘密花园》整本书阅读总结课,受到了参加研讨的市教育局专家和各县市区教师的一致好评。
《蒂利阿姨的魔法箱》是王会兰最喜欢的书,因为蒂利阿姨借助魔法箱,给大卫的童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她也努力向蒂利阿姨学习,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魔法箱”,经常领着孩子们做游戏、打乒乓球、跳绳等。
俗话说“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会兰作为班主任,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针对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的现状,她将思想道德寓教于教学、寓教于阅读,在和学生共读《塔克的郊外》时,诱导启发学生明白友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为他人着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在阅读《秘密花园》时,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使其明白只要有爱心,人人都会拥有“魔力”,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阅读《鲁宾孙漂流记》时,教育学生要不怕困难,要从绝望中看到希望,勇于克服困难。
在她的班级里,爱心洋溢,恰似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