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见习记者 王水涛
本报通讯员 张俊杰
草丛中,一些白的、黑的、花的鸡在专注地觅食;树林里,有的鸡在互相追逐,有的鸡则卧在树杈上……10月17日,来到位于武陟县黄河滩区的陆群土鸡饲养合作社,记者顿时被眼前的景象迷住了。
“俺这可是‘绿色鸡’。”该合作社负责人陆群高兴地对记者说,“俺的鸡全部在树林中散养,鸡吃的都是树林里、草丛中的虫子。这不,前几天刚卖了3300只鸡,销路好得很!”
“这样养土鸡,生长周期比养肉鸡长吗?”记者好奇地问。
“土鸡的生长周期大多在半年以上,比肉鸡的喂养时间要长得多。为确保每月都有成鸡上市,合作社采用循环饲养的办法,每月月初购进鸡苗,月底售出成鸡,确保产品不断档,满足市场需求。”陆群说。
据介绍,这里原有一座废弃的砖瓦窑,无人管理,杂草丛生。一次,陆群偶然从此经过,看到成片的树林和茂盛的青草,就琢磨着怎么把这里利用起来。听说树林里十分适宜养鸡,鸡粪有利于树木生长,树林里和草丛中的虫子也可以充当鸡的食物后,他就和几个合伙人投资办起了这个占地120多亩的土鸡饲养合作社。
今年,该合作社预计出栏土鸡15万只,毛收入有500多万元。下一步,该合作社打算增加饲养种类,除土鸡外,还要饲养野鸡和乌鸡,逐步将产品销往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我们要把这绿油油的草当成得天独厚的资源,叫响绿色品牌,注册绿色商标,开发土鸡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绿色土鸡产业。”陆群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