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2012年中国邮政贺卡发行与销售工作会议上,集团公司提出要转变营销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邮政贺卡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以为,现在提出这个思路,是很及时的,也是正视现实的。
提起贺卡业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贺年贺卡。每年四季度,各级邮政企业都把这项业务当成一场战役来打,倾注大量的人力、物力等。有些地方个个有指标,人人做营销。由于贺年贺卡业务已经连续几年高速发展,在一些地方邮政局的函件业务中,贺年贺卡占到全年业务的大部分,也就是说,每年函件完成任务的关键是看贺年贺卡业务完成的情况,许多邮政局就将每年的重点客户有意识地留到四季度开发,从而影响了日常贺卡业务开发的积极性,制约了函件业务的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作为传统的、有市场空间的业务,应该借鉴直邮业务发展的新理念,从经营客户、经营项目、经营渠道三方面着手,努力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经营客户。客户是业务发展的基础,发展客户,深度挖掘客户价值是经营客户的目的所在。邮政贺卡的客户可粗分为单位客户和个人客户。个人客户持续使用贺卡能力较弱,决策行为简单,一般要多关注其使用的效果,引导正面的口碑宣传。单位客户要区分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不同的人对贺卡关注的重点不同,应该有针对性、分阶段地拿出不同解决方案,在三者间形成关于贺卡业务的系列报告,让他们了解业务运行的状态和效果,减少因通过关系找一人拍板的“不透明”发展风险,形成持续发展的基础。
经营项目。项目是邮政贺卡规模发展的助推器,通过项目复制,以点带面,形成辐射扩张效应。依靠项目运作,首先要抛弃贺卡仅仅用于“贺年”这一传统思维,重新对其定位,丰富其功能和内涵,逐步向政务、商务、公益等方面转移,使贺卡能够发挥媒体宣传的功用。其次要抓住社会焦点、地区热点和单位特点等,做到日常化发展。2009年,南京市委、市政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寄出2万张文明城市调查贺卡,了解民情民意。每年的4月是税法宣传月,贺卡也可成为宣传的载体之一。这些项目都可在其他地区进行复制。经营项目,还要善于整合邮政和社会资源,挖掘各专业客户的不同需求,通过产品组合和客户组合的形式,提高客户使用贺卡的价值以及促进贺卡大项目的开发。
经营渠道。很多客户做了一次贺卡后,就不大愿意再做,为何?仓库里还库存了许多,用不完;已经寄出去的,感觉没有什么信息反馈,没有什么效果。那么,如何将贺卡邮寄出去,达到客户预期的效果,这就要看投递渠道、反馈渠道的经营情况。一方面,要关注投递质量,能够将贺卡按名址准确投递出去。同时,运用数据库营销手段,按照“数据+贺卡”的发展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对接适合的数据库,提高贺卡的利用价值。另一方面,建立客户的反馈渠道,不可“有事有人、无事无人”,并主动了解客户贺卡的使用情况,帮助解决库存贺卡。贺年贺卡兑奖时,要及时告知,上门兑奖。问卷调查类的贺卡,要提供效果报告书等材料,与客户一起分析贺卡的使用状况和市场行为,促使客户持续使用贺卡。
如此“三经营”,相信贺卡业务完全可以实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