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陈新荣
坐在记者面前的张孟希肤色黝黑,脸庞沧桑,不善言语,显得有些拘谨。他今年58岁,在环卫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为环卫事业默默无闻地奉献。
张孟希是马村区城管局垃圾清运组组长,又是马村区城管局的机修师,负责局里10辆垃圾自卸车、1辆洒水车、1辆装载车、1辆吸粪车和9座垃圾中转站机器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为了时刻保证这些机械车辆正常运转,不能出现一点故障,他风里来、雨里去,冒酷暑、战严寒,牺牲节假日和休息时间,有时甚至半夜都在检修。在他的心中,自己多吃点苦、多受点累算不得什么,如果机械车辆因为故障不能工作,自己丢人不说,主要是给局里全盘工作造成了不好影响。他每天6点就出门,徒步检查完9座垃圾中转站后,提前1个小时来到单位,和清运司机一起认真检查即将出任务的垃圾清运车辆,从刹车到电瓶,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直到每一台机械车辆都正常,他的心才踏实。
张孟希搞机械维修有30多年,是一名老师傅了,但他对自己的学习从来没有放松过。只要一有空闲,他就翻阅自费买来的维修书籍;每次维修过后,他都会将故障发生原因和解决方法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他积攒了厚厚一大本机械车辆维修日记。他把这些日记整理、复印成册,发给局里每个司机。他还利用双休节假日,定期组织司机和中转站管理员举办学习班,教授安全操作和技术知识。
时光荏苒,一晃,在环卫岗位20多年就过去了,他牺牲过多少个节假日、排除过多少个故障,已经无法计算。但在该局每个人心中,大家都清楚,这么多年,全局所有的清运车辆和垃圾中转站设备运转正常,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生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