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晓晓
见习记者 李 辉
10月15日至18日,记者应邀参加“全国百家党报老总走进杨凌”活动,来到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领略了陕西省西安市杨凌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风采。
十四年沧桑巨变
早在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位于关中平原腹地一带的杨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
尽管历史悠久,但14年前,杨凌还是一个偏僻、闭塞、落后的乡镇,没有像样的街道、商店、医院、学校,年财政收入仅1000万元。
为发挥杨凌的农业科技优势,示范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加快发展,1997年7月29日,国家批准成立了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序列,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对杨凌的现代农业发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如今,14年过去了,杨凌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占地100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初步建成,涵盖杨凌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三。该示范园区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新理念,突出“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特征,通过“一轴一中心八园区”的布局,正在颠覆着传统农业的套路、展示着现代农业迷人的风采、描绘着未来农业的灿烂前景,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发挥着示范作用。
走进杨凌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让记者叹为观止。在占地1000亩的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内,3座智能温室、342座日光温室、85座拱棚温室星罗棋布。一座座温室下面,栽种着享誉全国甚至世界的柱状苹果、金色土豆、架上紫薯等产品。占地1300亩的现代农业创新园,工厂化育苗馆、梦幻花卉馆、超级菜园、西部特色馆、无土栽培馆和现代农业创意馆6座庞大的智能温室区,就像一个个形态各异的现代绿色工艺品,向人们展示着国际国内农业高新科技的最新成果。
人在城中,城在林中,林在园中,这就是杨凌人现在的生活。
科技创新结新果
总面积135平方公里、仅辖3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0万的杨凌,却坐拥两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其中前者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以培养农业科研人员为主,后者是14所职业技术学校的集合体,以培养农业实际科学操作者为主。
有科研成果,有操作人员,在杨凌这片现代农业的土地上,一个个农业科研转化为农业科技成果。2006年,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李振声,在杨凌工作生活31年,最主要的三大科技成就中有两项是在杨凌完成的,其中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了我国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其衍生品种达79个,推广面积3亿多亩。
在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记者在一座种植金土豆的日光温室看到,这些金土豆在大大的“蚊帐”下,躺在金色的营养液“席梦思”上,一些微灌、滴灌等浇灌设施给它们“洗澡”,还拥有可调控温室内温度的“空调”。金贵的环境产出金贵的价格,这里生产的金土豆的价格是市场上普通土豆的10倍。
最让人惊奇的是,杨凌的苹果可以像糖葫芦那样一串一串地生长,紫薯可以吊在藤蔓上结果,黄瓜秧可以长到20多米。从德国留学回来、引进并嫁接这种“润太一号”苹果的毛旭太告诉记者:“主干高3~3.5米,平均每米主干挂果5~5.4公斤,4~6年成龄树单株,平均年产量15~18公斤,单位亩产1.35万~1.55万公斤;由于是柱状生长,可高度集约化栽培,每亩栽种1000~1100株,比常规苹果品种节约土地4~6倍。”
利用科研资源优势,结合科研种植基地,转化科研高效成果,这就是杨凌产学研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理念。
农高会上话合作
杨凌作为全国唯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高会也是其亮点之一。自1994年创办以来,杨凌已成功举办了17届农高会,累计吸引4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31个省市区的上万家涉农单位、1500多万客商与群众参展参会,成交总额1902亿元人民币。这个被誉为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面向全国、服务三农的会展,一个全国“5A”级农业展会、四大科技展会之一的会展。
今年11月5日至9日,第十八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即将举行。此次盛会国际化程度将大幅提升,专业化程度将持续增强,届时来自埃及、日本、澳大利亚、突尼斯、加拿大、古巴6个国家的8位部级官员和30多个国家的客商将参展,这是又一次农业科技的展示和交流、合作和共进。
通过农高会这个交流平台以及杨凌多次开展的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交流活动,杨凌与以色列、澳大利亚、加拿大现代农业合作基地和日本产业园等顺利签约多种农业合作项目,还与埃及实施了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杨凌还肩负起了全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任。今年年初以来,杨凌科技示范推广效应不断扩大,在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举行了小麦和油菜品种观摩活动;新建了天水生猪饲养、西乡油菜等8个产业化示范基地;建立了10省区科特派联动协作机制,创建了20个科特派创业基地;与国内40多家创业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等联合成立了全国现代农业科技创业孵化联盟;与26家知名创投机构联合设立了全国首个现代农业创业投资联盟,对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中国搭建现代农业交流平台,为世界创建现代农业合作家园,杨凌——中国的杨凌,世界的杨凌。
左图 昨日下午,河南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新工业园区三厂检验汽缸套。据悉,项目总投资22亿元的中原内配工业园区已基本建成,部分设备正在进行调试。该园区规划用地1100亩,整体建成后年产汽缸套能力将达到5000万只。
本报记者 王正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