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詹长松) 从11月1日起,我市将利用60天时间,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坚决将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市安委会紧急会议上获得的消息。
据了解,此次排查治理,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行业特点,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作业规程和管理规范,对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技术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作业场所的生产条件进行认真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和登记在册但尚未治理的隐患,要落实资金、落实责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限期予以整改;对目前因条件限制不能治理的隐患,要落实监控措施,或者采取局部停产停业甚至整体停产停业的方式,坚决避免带病运行。同时,要立即停止“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三超”(工业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交通运输企业超载、超限、超负荷运行)等违规违章行为。
在生产经营单位自查整改的基础上,我市各级各部门将成立督导组进行集中督察整治,重点突出尾矿库、非煤矿山、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建筑施工和危险化学品六大领域。对尾矿库,将跟踪落实专项治理资金,确保隐患整改任务完成;对非煤矿山,将坚决杜绝井采和洞采,露天采石场实行分层开采、中深孔爆破和机械铲装,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证照不全的实施停产整顿;对道路交通,将加大对违章驾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违规载客和超速、超载、超限等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强对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监管和危险路段整治,坚决取缔非法营运尤其是无资质挂靠运营车辆;对人员密集场所,将严格落实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有效消除火灾隐患;对重点建设项目,将深化施工安全专项整治,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的安全隐患,将立即予以停产整顿。
据市安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对生产经营企业的排查整治中,对证照不全、非法生产的,要坚决取缔;对隐患整治不彻底的,要按上限予以经济处罚或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对重大隐患不进行整治的,要吊销证照;对因隐患治理不力导致发生事故的,不但要追究生产经营单位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连带追究管理部门的监管责任以及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