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神形双修 精彩嬗变
图片新闻
温县,“百亿产业”不是梦
这道理 那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图片新闻
又是一个丰收年
太极名片拉动发展快车
图片新闻
文化下乡架起连心桥
文化村的魅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太极名片拉动发展快车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学杰

  深秋的陈家沟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更显神秘、博大与精深。

  10月30日上午,温县陈家沟景区宣传处导游小陈刚刚为参加我市新闻战线“百名记者走基层”采访慰问活动的新闻记者作完讲解,脸上依然洋溢着兴奋:“我去年应聘来到陈家沟景区,虽然时间不长,可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太极拳在全世界的影响。作为一名太极拳的宣传者,我很自豪!”兴奋之余,小陈还用流利的英语和日语为记者作了讲解。

  像小陈这样的情况在温县并非特例,她的自豪也绝非毫无来由。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太极拳当做温县的名片来打造,扩大了太极拳在全世界的影响,吸引了人才、吸引了投资,使太极拳这张名片有了历史的厚重和现实的内容。

  如何赋予这张名片新的内涵、谋求太极拳开发的新突破?近年来,温县县委、县政府把陈家沟景区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明确提出用国际化视野规划陈家沟景区,按照做国际品牌、立国家项目、引战略投资的思路,坚持“原生态、休闲养生、功夫教育、地域文化”四突出的原则,围绕“根、拳、村、产业”做文章,发挥太极拳发源地的文化资源优势,促进以太极拳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把太极文化与怀药文化、名人文化、黄河文化结合起来,编制了陈家沟太极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以陈家沟文化旅游景区为中心,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太极拳修学、养生产业。

  打造精美的名片,引来巨大的效益。2009年年底,陈家沟兴建太极文化国际旅游养生基地,当年引进投资11.5亿元,截至今年10月,招商引资投资意向已达30亿元。该项目占地3000多亩,规划建设中华太极国际交流中心、北京阜外医院河南分院、太极大学和太极拳养生基地四大项目,被省政府列入“重点项目”和“双千项目”。

  时近正午,薄雾散去,漫步在陈家沟太极拳博物馆前,小陈带领记者四处参观,投资2亿元、占地147亩、建筑面积5.26万平方米的中华太极国际交流中心已初具规模,演武馆、文化资料馆、名师武馆、接待中心等比邻而建,侧耳细听,隐约传来太极拳爱好者习武时“四两拨千斤”的呼呼风声。据小陈介绍,现在每天来景区参观的武术爱好者成千上万,长年住在这里学练太极拳的有数百人,仅国外的爱好者就有近100人。

  据了解,太极名片的打造,为温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今年前三季度,该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亿元,同比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亿元,增长21.6%。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