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今日沁阳/副 刊 上一版3
沁园春
丹水·血河·清清流
幸福就是向前看
怀川故事
被风卷走的日子
我的退休生活
□李元英
书画苑
秋冬季节防流感
秋日游天鹅湖
书画苑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丹水·血河·清清流
□董尚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七

  丹水与沁水、济水一样,是怀川的大血脉,养育了一代代怀川人,孕育了怀川文明,书写了怀川的历史,它其实也是怀川的母亲河之一。 丹水自峡谷滚滚流出,一直向南,直奔沁河,扑向黄河的怀抱,汇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大海是它的归宿。今天,丹水已成为一条涓涓细流,可历史上的丹水滚滚滔滔,河水深且宽阔,是豫北的一条大河。直到明朝末年,水上还可以行船。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王铎寓居沁阳时,曾泛舟丹水,写下一首叫《居心》的五言律诗,诗曰:

  偶来丹水上,雨雪滞归舟。

  应世无长策,居心已倦游。

  玉兰别处好,鸿雁故园愁。

  幽壑敢疏阔,高深云气流。

  此诗作于明崇祯十四年,即公元1641年,距今只361年,可见丹水过去之辉煌。

  丹水自峡谷流出,向东还有一条支流,称小丹河,途经博爱、修武、武陟、获嘉,与卫河相会。它在分流以后不远,美丽的河内二十五泉泉水,即分南北注入,增加了流量,使水势更大,亦更宽阔。史载,渠开于秦始皇年间,因也叫秦渠,又叫运粮河,是可以行船运输的人工运河。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怀川这块膏腴之地的粮食、丝绸等物产,通过这条运河,经卫河,运往京师及各地,它其实成了一条交通动脉。据《怀庆府志》载,至清初,丹河水流减少,为了漕运需要,康熙二十九年四月(即公元1690年),清朝官吏于大丹河横河筑坝,遏水南流,使丹水尽注于运河,以济运粮,致使大丹河河水枯竭,支渠不沾余沥,农田干涸,引起百姓骚动。后经东河总督裁定,每年农历三月,用竹络装石,堵塞渠水,以济漕运,留涓滴之水灌田;至五月,漕运结束,开大丹河所塞之石以堵小丹河,停漕运,以灌田。长期以来,丹水乳汁浇灌着两岸及几十条支渠的万顷良田,千顷竹林,成为四百里怀川最富庶之地,号称“小江南”;而丹水流域的大片竹林,成为北方的一大奇观。这大片竹林,连接着座落在沁河北岸丹水西岸的沁园,历史上曾经是金朝官僚贵族宴游的胜地,因战火的破坏,它早已在岁月中淹没,据说有石刻图经,也已荡然无存,仅留下元朝诗人耶律楚材的一首怀古诗《过沁园有感》云:

  昔年曾赏沁园春,今日重来迹已陈。

  水外无心修竹古,雪澡含恨庾梅新。

  颓垣月榭经兵火,草没诗碑覆劫尘。

  羞对覃怀芳时月,多情依旧照行人。

  如今,沁园的确切位置已不好确定,唯留下名叫花园的民居和田地,留下人们讴歌沁园的诗词,留下作为词牌名称的《沁园春》,然而,词的内容与沁园已远矣。

  但是,丹林连接沁园的景色犹存,古代栈道丹陉,那崎岖诘屈的羊肠小道已不复存在,变为可以并行载重汽车的水泥大道,没有了曹操所见的虎豹熊罴,刘琨所遇的麋鹿,不必担忧“薄暮无宿栖”,这里有新兴的高级旅馆;不必担心“人马同时饥”,“薇蕨安可食”,这里新开有各类饭店,既可以吃到城市的美餐,又可以品尝太行野味,丹水虾蟹。这里漫山遍野是碧绿的庄稼,火红的柿林,繁花似锦,绿草茵茵,昔日的战火早已熄灭,山崖石壁都经过了新时代的洗礼,铁和血变成了欢声笑语。如今,在九渡村宋寨的古堡上虽然仍是旌旗猎猎,杨家“帅”字旗迎风飘扬,却已不是真正的战旗,成为招揽旅游者的标示,丹水人把一个个古寨堡修复,然而,已不是烽火战场,成了旅游胜地。你看,清清的丹水上飘游着一个个竹排,满载着红男绿女和他们幸福惬意的欢笑,在流水上,在山谷间回响,伴随着水电站机器的轰鸣声和疾驰而过的火车的隆隆声,肩负着沉重历史记忆的古老的丹水,又新生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