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一身工装,神情略显紧张。昨日下午,记者在市宝丰电缆有限公司见到徐迎春时,他捧着同事们送的鲜花,正准备踏上赴郑“捐髓”的行程,去挽救一个年仅四岁的白血病患儿的生命。
与其他捐献者不同,徐迎春赴郑捐献没有家人的陪同。“说实话,对于捐献,我也有些紧张,毕竟身边还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我怕看到妈妈和媳妇担心我的样子,所以不想让他们跟着去。”徐迎春说。
徐迎春是市宝丰电缆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设备部经理,曾多次荣获河南省技术标兵称号。在同事眼中,他性格腼腆,谁也想不到他会主动为一个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
一段伤心的回忆,诉说了他“捐髓”的初衷。两年前,徐迎春的一个同学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急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很快,医院传来好消息,说找到了初分相合者,有望进行移植手术。当他和大家都沉浸在美好的希望中时,却又传来了对方拒捐的消息。
“钱对我来说已经没什么用了,如果你们真想为我做些什么,那就去捐献造血干细胞吧,给像我这样的人一点生的希望。”当徐迎春和另外几个同学凑钱支援患病同学继续接受治疗时,这位患病同学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为了完成已故同学的心愿,2009年5月8日,徐迎春和另外四名同学在市东方红广场登上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车,成为了一名捐献志愿者。今年7月13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河南分库传来消息,徐迎春与我省一名四岁白血病患儿初分相合,市红十字会随即征求他的意见,进行高分辨配型。
徐迎春赴郑“捐髓”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虽然他们也有所担忧,但为了挽救另一个生命,亲人们还是给予了徐迎春最温暖的支持。徐迎春希望他的行动能唤起更多人的爱心,去为需要的人献出生命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