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4日,焦作市人民调解工作暨专业调解组织建设推进会在沁阳市召开。焦作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保东,焦作市副市长贾书君,焦作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杨吉喜及沁阳市领导陈敬如、许国顺、孙志勤出席会议。来自各县市区政法系统的1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观摩学习沁阳市人民调解工作和专业调解组织建设情况,并交流工作经验。
“没有人民调解,就没有沁阳的社会和谐。沁阳的发展,离不开人民调解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会议伊始,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在致辞中对人民调解工作如是评价。
据统计,今年年初以来,该市共调处矛盾纠纷1172起,调成1118起,调成率达95%;共受理群众来访448批次,同比下降35.3%。数字说明,人民调解作为诉讼外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途径,已被更多人认可,为构建“和谐沁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针对新形势对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新要求,该市按照威信高、能力高、素质高、热情高的“四高”标准,优先选聘懂法律、懂政策、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退伍军人,以司法局、人劳局、财政局共同审批并予以备案的形式,配齐配强了基层人民调解队伍和信息网络。
截至目前,按照大村(1500人以上)2名、小村(1500人以下)1名、乡镇调委会5名、市调委会10名的原则,在全市公开选聘了515名专职人民调解员;按照每个村民小组选配1名矛盾纠纷信息员的原则,确定了1507名信息员,初步形成了一个纵横交织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
“要想提高调处纠纷的办案质量,增强纠纷调解的社会效果,提高调解队伍的素质是关键。”该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许国顺说。
今年年初以来,该市围绕人身伤害赔偿、民间借贷、婚姻、邻里、赡养等常见的民间纠纷讲解调解方法和技巧,采取专职培训、跟班学习、以会代训、案例释法、现场模拟等方式,提高调解人员的适用法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现场对话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共举办各种培训班35期、经验交流会6场次,1800人接受了培训。
在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的同时,创新人民调解组织形式是该市探索新时期人民解调工作的一大亮点。
西向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人民调解综合化服务引人注目。该中心在原综治工作中心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了12个基层站所资源,设立了全民服务大厅、开通了全民服务热线,并公开服务承诺,建立便民服务“绿色通道”,形成了集社会治安管控、社会事务管理、突发事件处置为一体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行业调解委员会建设是该市人民调解工作专业化调解的创新举措。该市以道路交通事故民事纠纷为例,在以前大量纠纷要靠交警部门的行政调解解决,既占用行政资源又影响事故处理的质量和效率。该市于今年5月份成立了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交通事故纠纷调解过程中,人民调解以第三方身份介入,情、法、理并重,让当事人明理、明法,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化解了大量的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纠纷,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网络化管理、综合化服务、专业化调解和立体化联动的“四化”模式,构筑了沁阳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人民解调组织网络,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李太昭 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