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听说你们爱算账,今天干的活心里有数吗?”11月6日,记者在鑫珠春公司主井架旁见到了刚刚下班的掘三区机电班工人刘泽根。
来鑫珠春公司之前就听说鑫珠春人爱算账,为什么要算账?这账怎么算?记者一直很好奇。
“你想问的是内部市场化管理吧!”刘泽根黑黑的脸庞上挂着煤灰,浑身上下最抢眼的地方就是微笑时频频亮相的雪白牙齿,“算过了,今天这个班我能挣七八十元吧。”
“今天在01053工作面,当班35人,计划出煤260吨,一吨按照24.65元来算,一共6409元……”当日傍晚,刚刚交班的采五区采煤班班长李海峰正在算账。
“李班长,怎么又开始拨打你的小算盘了”。
“不算不行啊,昨天的材料费就少算了。昨天,在
01053工作面,煤里埋着损坏的铁托盘、锚固剂,一根锚固剂2.35元,一块铁托盘5元,算算也有一二十根,回收上来可都是大家的‘加班’工资啊!”
一段工友之间的对话,让记者对鑫珠春公司的内部市场化管理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不就是绩效考核嘛!”
“这可不是单纯的绩效考核,简单的绩效考核通常是看员工制造产品的件数和质量,而内部市场化管理则是模拟市场结算,这其中还有经营成本,如用料、用电等,真正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市场结算机制。”鑫珠春公司副总经济师郭利坤一语道破天机。
怪不得李班长会为用料斤斤计较,也难怪像刘泽根这样的普通矿工都对公司内部的市场化管理啧啧称赞。
层层都算账,人人算细账。内部市场化把工资分配流程由原行政调控为主、先干后算的经济核算模式,转换为以市场结算为主、先算后干的经济核算模式。工资多少?看干活、看质量、看成本。
在工人们眼中,内部市场化就是自己给自己干,算着干、干着算,人称挣钱有“道”。
而在管理层眼中,内部市场化催生的是管理方式的变革。“主动算账激发的是员工的自我管理意识,在企业内部实行市场化管理,员工若想收入高,不仅得多干活、干好活,还得减支出、减损耗。”谈起内部市场化管理效果,郭利坤甘为记者当向导,“在鑫珠春,从井下到井上,从大工程到零星活,大家都在讲投入、计成本、算效益、摆盈亏,你多走走看看,听听工人们自己算的小账。”
一组数据显示,通过内部市场化管理,去年鑫珠春员工工资平均提高了15.5%,而在成本增支因素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原煤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成本同比降低35.22元/吨,经营指标大幅增长,煤炭产量同比增长12.25%,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