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本报通讯员 郭 洁
近日,从焦作卫生医药学校传来喜讯,该校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无论是市级评估还是省专家组抽检,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我市参评学校中名列前茅。评估组的专家一致认为,该校办学理念先进,在教育教学及学生教育管理中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做法和经验具有创新性,值得推广。
“这个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校长韩冬风说。自去年7月份焦作卫生学校和焦作市中医药学校合并以来,该校确定了“教育即生长,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的办学理念,着力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让学生享受教育生长的快乐,学校办学水平显著提高。
当前,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职业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目的不清、学习兴趣不高、不愿学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提高、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矛盾。该校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李培富告诉记者,学校合并以来,针对这一问题,班子成员多次进行商讨,采取了多项有针对性的措施,并积极开展德育辅导员、读书、社团建设等活动,尝试推行学分制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新课堂教育实验活动中,教师积极尝试新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思想和理念,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等多种方式,切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改革让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上课睡觉厌学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教育质量的大幅度提高、校园环境的幽雅整洁、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该校护理专业学生马晓丽以往学习兴趣不高,新颖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让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通过努力学习,她凭着过硬的理论知识,考上了新乡医学院,从一名中专生幸运地成为一名本科生。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础。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该校大力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聘用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注重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目前,该校专任教师183人,其中高级职称75人,具有硕士学位和正在接受硕士学位教育的44人,有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9名省级骨干教师,50余名教师在全国、省、市各专业教研会及各学科研究会担任职务。
为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该校开展市场调查、专业论证,果断停办部分专业,申办一些新的专业,并加大了专业建设投入,实训设备价值从2005年的10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910万元,能够满足现有学生实验需求。该校还组织多层次的技能竞赛,引导全体同学参与,形成了以赛促训、以训促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实习奠定了基础。为扩大学生就业率,该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开展校企合作,经过不断的优化,实训基地数量达到37家,均为全国和当地知名机构。目前,该校与多家机构签订了用人协议,学生就业率平均超过97%。
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是该校用心良苦的教育方略之一。漫步在校园里,但见青草碧碧、树木青葱、百花吐艳。为贯彻“教育即生长”的教育理念,该校开展了一系列读书活动,建设书香校园,立足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培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创造校园文化软环境,该校成立了舞蹈、声乐、绘画、太极拳、朗诵、模特礼仪等20多个学生社团,定期开展各项活动。如今,该校学生社团在校园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团成为丰富学生生活、塑造学生完整人格、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培养融入社会能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