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焦作环城东路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王建新,这个名字,在工行焦作分行系统内,不仅象征着热情与活力,还象征着睿智与果敢。任职一年来,这只“领头雁”带领全行干部员工创下了骄人业绩:
截至今年9月30日,该支行各项存款余额达4.5亿元,较今年年初新增近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2.5亿元,较今年年初增加3900万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700多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幅达91%;新增电子银行客户2600多户,新增信用卡发卡540多张。
数字是枯燥的,但也最具说服力。在当前激烈的金融同业竞争中,环城东路支行为何能交出这么靓丽的答卷?近日,记者采访了王建新,近距离倾听了他的故事。
2010年10月,上级行党委把环城东路支行党支部书记、行长的重担放在了年仅33岁的王建新肩上。从1998年8月走上工作岗位起,王建新在工行焦作分行摸爬滚打已经10多年,曾担任过焦东路支行副行长、分行网点升级改造办专职副主任、电子银行中心总经理等职务。虽说多年的历练培养了较强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但此次成为工行焦作分行最年轻的一级支行行长,王建新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非比寻常。
如何带领大家在金融竞争中赢得先机,确保环城东路支行的可持续发展?王建新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认真分析本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了环城东路支行的经营定位,在与班子成员充分讨论后确定了今后3年的发展目标。
目标确定后,王建新带领班子和全行员工充分发挥“敢于担当、勇于打拼、善于团结和用心做事”的优势,走市场、拜客户,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在重点客户拓展、维护中,王建新从高端入手,锁定核心客户名单,实施团队营销,发挥系统优势,亲自担任首席客户经理,实施一对一营销服务。除此之外,王建新还实施了人性化的特色服务:客户在生日时会收到他的贺电,在孩子升学时会得到他关切的询问……许多核心客户都深受他亲和力的感染。在发展新客户工作中,王建新突出了“抢、争、早”三字经,即龙口夺食抢客户,多方协调争客户,只争朝夕揽客户。一年来,在王建新的带领下,环城东路支行打拼出了一片新天地,增加私人银行和财富客户20余户、中小企业信贷客户12户,表内外资产业务余额达13亿元,并发展了多家优质机构客户。
对于中间业务营销,王建新组织有关人员深入探索具有本行特色的发展之路,并亲自制定了中间业务发展策略。针对国际业务结算量长期徘徊不前的现状,王建新积极拓展新市场,成功营销了支行历史上第一笔460万美元进口信用证业务,提振了“小支行做强国际大业务”的工作信心。同时,王建新以其“不愿服输,敢于争先”的性格,第一家在全省开办了收款管家业务,为3家保险公司安装50多台POS机,每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近百万元。收款管家业务“花香四方”,吸引了省内外多家同行学习取经。
王建新常说:“人人都是人才,关键是看肯干不肯干,放在什么位置。”他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员工的特点,积极开展多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广开言路,鼓励员工为业务发展出谋划策,参与行务,真正形成了“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经营氛围。他注重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把领导的关怀和体贴随时传递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该支行建起了职工食堂,解决了一线员工中午就餐问题。对于员工生病住院、生活困难、感情挫折、子女入学等所有事情,王建新都做到了登门探视和妥善解决,“有困难找新哥”目前已成为员工们的口头禅。员工精神面貌的变化强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环城东路支行在全省107家城区支行综合排名由今年年初的第九十四名,上升到第十七名,大跨步前进了77个位次。
13年一路走来,王建新用对责任的敬畏之心,书写出了人生的辉煌篇章;以用心做事、公而忘私的优秀品格,赢得了领导的赏识和员工的尊敬。“创造工行的更好明天,是我永远的奋斗目标。”王建新表示,今后将再接再厉,开拓进取,倾心打造支行更加良好的工作局面,为全力推动环城东路支行业务大发展、快发展、超常规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
本报记者 李冬露
本报通讯员 湛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