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都平,何许人也?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总经理。
初见都平,不管你如何撬动思维,咋也不会把他和民营企业家这一称号捏在一起。为啥?因为他其貌不扬:瘦高的个子,黝黑的脸庞,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一点也不像个成就卓著的企业家。
然而,信不信由你,就是这个其貌不扬的都平,竟然创造了业界侧目的业绩——沁阳碳素目前的装备国内领先。就这样,沁阳碳素目前产能18万吨,稳居河南第一、全国第五。而在2007年之前,沁阳碳素的产能不过区区3万吨,别说在全国,就是在焦作,也排不上号。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都平麾下的沁阳碳素,竟然成为中国铝业集团公司的战略合作者。放眼全国民营企业,能得到中铝公司垂青的,到目前为止,仅沁阳碳素一家。
由沁阳碳素控股,包头铝业、包头吉泰稀土出资组建的内蒙古吉泰新能源有限公司已正式投运,投资7亿元的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日前在内蒙古包头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开工建设,可望明年下半年投运。
对此,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评价说:“沁阳碳素对接包头铝业,可谓沁阳乃至焦作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新探索,不仅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焦作民企牵手中央企业,而且实现了兼容共赢,有望为焦作民营企业新一轮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1996年,由沁阳农民都保民、都平父子倾尽心血创立的沁阳碳素,于一穷二白中起步,在克难攻坚中前行,在持续创新中发展。2007年之前,沁阳碳素的发展可谓“四平八稳”,产能始终在3万吨上下徘徊,企业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企业干得好,家人活得俏。按别人的说法,吃过大苦、作过大难的都平这辈子衣食无忧,注定要潇洒无比了。但在2003年这一年,他却作出了别人看起来有点“傻”的决定:放下所有事务,自费到中央党校学习三年。对此,家人埋怨,朋友不解,旁人嘲笑:就他那高中都没毕业的水平,上上大学又能咋地?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三年之后的都平竟然产生了质的变化。咋变了?都平说,人生如戏,人生如歌。搞企业如同爬山,要想欣赏到险峰上的无限风光,条件有二,一是板凳须坐十年冷的艰辛探索,二是务实高效和科学辩证的工作方法,舍此,则人生无戏,人生无歌。听到他一口气说出这一串文绉绉的高调词汇,与其相熟的记者笑了。都平见此正色道,兄弟可别以为我在故弄玄虚,这是老师给我的临别赠言。这些年来,我一直谨记教诲,躬身前行。
谨记教诲,躬身前行。现在看来,都平的确如此。咋个干法?他说,面对碳素下游产业电解铝竞相发展的态势,面对碳素行业群雄并起的产业格局,沁阳碳素的发展之策只有两个字,亦即“量”和“质”。
对企业而言,量即规模。但扩规模得有市场。咋办?都平自有良策,这就是规模和市场两手抓,两手硬。为扩规模,都平可真没少作难。一提上规模,家里人几乎是一个声音:有小厂撑着,够吃够喝就中了,胡折腾个啥?再说八九千万元的投入,如果将来没有市场,很可能血本无归。但倔犟的都平二话不说,一头扎进工地,吃住在现场。一年之后,投资8000多万元的新厂投运了。不知是都平蒙的还是他判断准确,新厂建成之后,市场出奇地好。这下好了,家人折服,企业大赚。之后,从2008年开始,沁阳碳素每年用于技术改造的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就这样,沁阳碳素目前装备国内领先,产能18万吨,稳居河南第一、全国第五,行业影响力显著增强。
在开拓市场方面,都平更有过人之处。咋干?他说,三个字,傍“大款”。何谓“大款”,大中型国有企业。咋傍“大款”?诚信。原来,沁阳碳素每月供给万方铝业的碳素不过三四百吨,想增量,咋也弄不成。适逢2007年全国电解铝产业快速膨胀,碳素急剧短缺,急得万方铝业抓耳挠腮,而大部分碳素生产厂家纷纷向万方铝业提出条件,要么提价,要么大幅度减少供货量。但是都平依然基本保持原价,且质量稳定。一年之后,当万方铝业重新确定碳素供应商时,都平拿到的订单是每月5500吨,其他供应商当即提出异议:都平为啥拿的如此多。万方铝业回答:都平讲诚信。就这样,一直到现在,都平和万方铝业的关系始终很铁。提起包头铝业这棵行业大树,都平做得更绝。闻听沁阳碳素和万方铝业的良好关系,包头铝业主动上门考察之后,当即提出了每月4000吨的供货要求。都平当时并没有这种供货能力,但他慨然应允。当别人都为他捏着一把汗时,他却在有条不紊地月月按时供货。咋弄哩?都平笑曰,先外购碳素保合同,再扩规模求效益。
如何保证质量?都平在企业膨胀规模之前,就与郑州轻金属研究院签订了长期技术服务协议,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质量保证提供了有力支撑。从2007年开始,他在建立健全一系列产品质量保证制度的基础上,每年至少拿出500万元用于技术开发和产品质量保证。
有多远的眼界,就有多远的前程;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事业。就在亲朋好友以为都平会就此止步时,他却于去年结合行业大势,以市场为导向,本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以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发展为目的,与行业龙头包头铝业、包头吉泰稀土友好协商,在产品主要销售地包头市共同建设年产30万吨预焙阳极项目。谈及此举的意义,都平直言不讳:仅以一期6万吨规模计,年均节省物流成本1200万元、电费600万元、煤气1500万元。对包头铝业而言,由于其全程参与质量监控,不仅解决了货源、物流和仓储问题,而且确保了产品质量,可谓双赢之举。
企业的兴衰成败,有时仅在一念之差。唯有领先一步,才能步步领先。这不,志存高远的都平日前又收购了沁阳碳化硅厂,依托沁阳碳素规划建设占地450亩的都氏工业园,立志为我市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