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沁阳碳素对接包铝 焦作民企牵手央企
都平其人
创新,为企业高飞插上翅膀
石碑·口碑·丰碑
图片新闻
人才战略助企“撑杆跳”
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著履行者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石碑·口碑·丰碑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丰舒潍

  “勒石为碑,以纪功德”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传统。

  在沁阳市西向镇西向二街村,乡亲们已经为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立了三方碑。在村民眼中,董事长都保民、总经理都平带领的沁阳碳素,是一个富而思源、造福乡邻的好企业。唯有立碑,才能表达他们淳朴而深厚的感激之情。

  村头逍遥河旁边那方石碑,是村民们为感激沁阳碳素出资建桥而立的。几年前,逍遥河上没有桥,人们过河并不逍遥。水小的时候,村民可以趟水过河,可到了雨季,逍遥水库的水一涨,大水漫过河堤,村民出行就成了问题。谁要有急事过河,就得绕到五六公里外的铁路桥,最近也要绕行2公里外的焦克路。

  急民所急,解民所难。2006年,沁阳碳素出资15万元修建了这条长170米的水泥桥。记者看到碑身上有这样的文字:“桥路坦荡如砥,颇为壮观。车辆行人每经于此喜笑颜开,交口称颂。为铭记都氏父子善举,激励后人效法,特立碑勒石以志永垂。”

  都氏父子近10年来为乡亲们办的实事太多了。西向二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申卷告诉记者,沁阳碳素光为村里修路建桥就捐资130余万元,同时出资15万元为村里修建文化活动中心,安装健身器材;出资5万元为村小学设立教育质量奖;每年向村委会捐资14万元,用于村里农田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使农村劳动力完全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为了让众乡亲享受到医疗保险待遇,从2008年开始,沁阳碳素每年出资10余万元为全体村民办理新农合。今年新农合缴费标准提到每人50元,沁阳碳素依然出资16.5万元为村民办理。都平向村委会成员表示:“就是涨到100元,我们也会为乡亲们缴纳。”

  “都氏父子的善举,让我们感激不尽,心里很是过意不去。”申卷说。于是,在村民们的一致要求下,村里又把沁阳碳素为村民办的这些实事用另外两方碑记录了下来。其中一块就立在村中央那棵老槐树旁边,那是一棵起码有100年历史的槐树,村民认为它有灵气,更有权威。

  走在村中,记者遇到的每位村民都能列举出都氏父子的两三件善举。谁家有困难,上门来求助,少则三五百,多则三五千,都家人总是慷慨解囊。

  村民都晚成说,2007年,他的妻子突发脑出血患了偏瘫,平时在外地打工的他不得不留在家里,家中生活困难。不久,沁阳碳素就来人通知他和儿子到公司上班。如今,父子两人同在机修组,轮流上班,一人在企业工作,一人在家照顾病人。他说:“俺爷俩在家门口上班,不仅能够照顾妻子,每月俺俩最少能挣4000块钱,真是解了大难题。”

  村民刘苟今年60岁了,是公司清块组的班长,每月工资也有2000多元。别看他年龄大,可干起活来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逊色。四年前,沁阳碳素为他提供这个工作岗位时,尽管家中生活困难,但考虑到自己年龄大、恐怕无法胜任工作,他拒绝了三次,在第四次登门时,他深为都氏父子的信任所感动。刘苟对记者说:“企业对咱太好了,咱一定得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干好。”

  “碳素公司为大家办的好事实实在在,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年75岁的村民王雾老人由衷地说。他告诉记者,每年过年的时候,沁阳碳素还请戏班给乡亲们唱戏,他这个戏迷高兴得很。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歌词深刻道出了百姓评价的分量之重。沁阳碳素的善举,不仅铭刻在那三方石碑上,还铭刻在村民谁见谁称赞的口碑上,更铭刻在百姓心中那座丰碑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