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仲许村在武陟县城东北,属龙源镇,约二千余口人,以李姓为主,其他多为人数不等的杂姓,其中有一顺姓,据说是三国名将许褚之后。
西仲许村之所以在周边一带较为知名,最主要的原因便可能是这里曾经有传说中的许褚墓。但村民们告诉我,许褚墓早已被平,现在全部被村民占为庄基。热心的村民不仅为我指点了许褚墓所在的位置,即南街中段偏西,上世纪70年代有平整土地运动,墓被平前还有一亩多大的规模,墓前有石人、石猪、石羊等石供。
我问许褚墓在当地的史料中有没有记载,家住附近的村民随即从家中拿出一本1997年由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的《武陟县地名传说》,上面果然记有仲许村由许褚得名的传说故事。其大意是,东汉末年,现在的仲许一带还是一片狐兔出没的荒丘。在它的南面,有个许家庄,庄主姓许,人称许员外,因会使独门绝技“扫帚功”,因而人称“扫帚王”。他的儿子叫许褚,身高八尺,生得豹头环眼,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并且尽得祖传“扫帚功”绝技。他侠肝义胆,除暴安良,深得乡望。后来,许褚投奔曹操,曹操见他武艺高强,作战勇敢,忠心耿耿,就引为贴身侍卫,在沙场上多次救得曹操性命。在赤壁大战中独身护曹,发挥他“扫帚功”的绝技,杀开一条血路使曹操脱险。他还曾裸身战张飞,三天三夜不分胜负,蜀相诸葛亮都赞他为虎将。许褚死后,魏主赐他归葬故乡,他的遗体就被埋在了许家村北的荒丘上。后来,此丘形成村庄,因为有许褚墓冢,就得名“冢许”。时间久了,人们觉得用“冢”字当村名不吉利,就改名为仲许。道光年间,又分为东仲许和西仲许,许褚墓和他的后人都在西仲许。
传说就是传说,这里面有三个常识性错误。一是许褚是谯国(今安徽毫州)人,其籍贯与今天的武陟无关。一是许褚独身护曹并不是在赤壁大战,而是在西征马超、韩遂的战斗中。一是许褚赤膊大战的对象不是张飞,而是马超。独身护曹,展现了许褚对曹死忠的一面,曹操病逝时,他更是痛哭吐血,也因此获得了曹氏家族的信任,不仅他本人始终负责两代魏主的警卫,连连加官晋爵,其子孙也得封侯之荣。裸战马超,他的神勇则深深地铭刻在后人的记忆中,以致今天仍有这样的歇后语,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那场堪比三英战吕布的战斗,是许褚和马超二人最完美的杰作。后人评价那场战斗,往往认为不分胜负。其实,输的是马超,马超输在了气势上。而许褚的气势,早在之前的曹马会上,就已经把马超压倒了。“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三国志·魏书·许褚传》)许褚一瞪眼,就把马超吓得不敢轻举妄动了。马超的赞语,也为许褚赢得了“虎侯”的美誉。许褚裸衣斗马超,好像正史无载,但《三国演义》却将它作为一场重头戏来演绎,二人先是大战一百多回合,胜负不分,因为马匹困乏,就换马再战。再战一百回,许褚杀得性起,竟然飞回阵中,脱下盔甲,裸身上马,再战马超。罗贯中写到这里,只用四个字评价许褚:“两军大骇。”这样不要命的决战,谁不害怕?虽然二人打到最后,发展成为两军的混战,混战中,许褚臂中两箭,但回营后的马超感慨地说:“吾见恶战者莫如许褚,真‘虎痴’也。”其实,许褚在武艺上或许还略逊马超一筹,但因为他不要命的“痴劲”,让他在气势上压倒了马超,导致二人战斗的结果不分胜负,平分秋色。
我正遗憾一代名将传说中的墓冢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时,村民们说,虽然许褚墓被平,墓前的石人和石猪等被填进沁河,但石羊幸运地保留了下来,现在北街的祖师庙前。在村民的引领下,我来到了位于北街西口的祖师庙,庙前果然有两只风化得斑驳陆离的两只肥硕的石羊,安然卧在庙门两旁。
进了祖师庙,因为此庙不是我寻访的主要对象,所以逛得很随意。但在大殿前,一通新立的重修祖师碑记吸引住了我,按照碑记所记,这祖师庙也和许褚有点渊源:曹操的儿子曹丕死后,年轻的皇族成员曹爽和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共同掌权,司马懿为了独揽大权,就和儿子司马昭策划了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一族。司马懿掌权后,开始清算曹魏老臣及其后人。这天远在怀县(今武陟县)许家庄的许褚后人,梦见一位披发跣足、金甲黑袍的老人,告知朝中政变之事,劝告许家赶快迁居或者改姓。许褚后人赶紧问长老身居何乡,贵姓何名。长老笑回:“吾姓祖名师,家住贵村西北三棵柏树上。”言毕不见。许褚后人从梦中惊醒后,连夜召集族人商议此事,要大家有条件的次日迁居,没条件的马上改姓。迁走的远离了许家庄,没迁走的先把“许”字改成它的同音“须”字,还是怕泄露马脚,又把“须”字的“彡”旁改为“川”旁,成了“顺”字。后来官府派兵来到许家庄,听说许氏家族迁走,只好作罢,留在这里的许家安然无恙。事后,许褚后人就在梦中老人指点的地方修了五脊六兽、飞檐挑角的大殿,又按老人的模样,塑造了泥像,这就是祖师庙的雏形。
很明显,这是又一个起于乡俚的传说,其可信程度是被人重重打问号的,因为真武祖师崇拜起于明,盛于清,把它推到魏晋时代,那也只能当成故事听了。但顺姓的来历却很有意思。更何况本村真有顺姓,而且他们也自称为许褚之后。或许,许褚墓真的曾在这里也说不定。
走出祖师庙,再次看到那两只历经风雨的石羊。今天,它在为祖师爷看门,而在数十年前,它却很幸福地蹲卧在一位古人的墓前。这位古人,是不是当年曹操引为“此吾樊哙”的许褚呢?石羊无语。不过,它那诡异的眼神,似乎也在告诉我,时间会给人真相,但时间更会掩盖一切,从而成为永远不可知的历史之谜。
(本版图片均采自本报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