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
论证会在焦举行
孟州首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
省内专家审查南水北调
焦作城区段跨渠桥梁设计
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怎样调动
迪生水表走俏中原
山区养路工:大山里的移动风景
芹菜沟来了电力宣传队
有力助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区养路工:大山里的移动风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高小豹

  见习记者 王水涛

  每天清晨,在中站区龙翔街道周窑桥附近的山区道路上,都会有一个名叫连长柱的养路工扛着扫帚和铁锹如期而至。在外人看来,山区道路是没人养护的,但连长柱每天都要清扫自己养护的路段,保证道路清洁畅通。

  11月2日上午,中冰线周窑桥附近,一辆疾驰而过的石料车将碎石子撒落在地,60岁的连长柱赶紧用扫帚清扫这些碎石子。“我每天8时开始清扫道路,一个人负责5公里,一天要扫两次。”他说,“夏天忙的时候,中午就在路上吃点馍、喝点水,一直干到下午才回家。”记者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看到路上不时有满载石子的大卡车呼啸而过,扬起大量灰尘,让人无法躲避。

  中站区交通局道路养护科科长申林说:“中冰线山区养护路段长15公里,共有3个养路工,连长柱、赵栓牢和许利军,他们都是60多岁的人。随着山上石灰厂、沙厂、石料厂的开办,过往的大卡车越来越多,不仅造成道路损坏,而且增加了养路工的工作量和危险。”据介绍,养路工除了清扫路面,夏天还要清理路边的杂草,冬天则要清理边沟。

  告别连长柱,记者驱车寻找养路工赵栓牢。汽车在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悬崖的山路上小心翼翼地行驶,随着山路坡度增加、弯度变大,记者乘坐的汽车不能爬山了,只好徒步前行。

  记者看到,在山路一侧的峭壁上,很多巨大的石头已经与山体分离,并且还有许多碎石随时都可能掉落。山路顺着山势蜿蜒曲折,有的弯道甚至超过90度,让人不得不为养路工的安全担心。“咱走了差不多两公里了。”申林说。这时,记者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两公里山路走了近一个小时。

  在一个叫做“十二会”的地方,记者遇见正在清扫道路的赵栓牢。他说,他每天都要将道路清扫两次,来回要走4趟,差不多20公里的路程,基本上每天都是天黑才能到家。

  山区养路工除了要保持道路清洁外,还要保持道路畅通和平安。今年8月,连续几天降雨停止后,赵栓牢带着一把扫帚像往常一样出门清扫道路。临近中午,赵栓牢在返回的路上发现来时还畅通的路被一块巨石堵住了,旁边还有许多碎石头。他立即意识到这里发生了塌方,迅速将情况通知中站区交通局道路养护科,并叫来家人清除挡在路上的碎石头。“那次塌方,经过两天的努力,道路才畅通。”赵栓牢说。

  “每次下过大雨后,我们都要进山巡查,排除道路危险。”申林说,“另外,我们还会叮嘱这些养路工在下大雨、刮大风的时候不要去危险路段。”

  临近中午,记者顺着山路返回,经过周窑桥附近时,看到连长柱依然在清扫路面。这15公里山路是山里5个村村民出山的重要道路,3位养路工用辛劳让这段山路长年保持清洁、畅通和平安,成为山路上一个个移动的风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