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阎河
本报通讯员 刘爱娟
11月4日上午,淅淅沥沥的小雨刚一停歇,孟州市槐树乡芹菜沟村的老少爷们就被一首首动听的乐曲吸引到村头,到了那里才知道是该市电力公司用电安全文化下乡宣传队来了。
很快,村民越聚越多,电力员工排练的豫剧、小品、快板书、绸带舞也一个接一个地上演,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在空中回荡。利用演员换装的间隙,主持人与村民们进行安全用电知识有奖竞答互动,不时将演出推向高潮。
听说有记者跟随电力宣传队来到芹菜沟,村委会主任权应照高兴地邀请记者到家中坐坐。电冰箱、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一到权应照的家,记者立刻被众多的电器吸引。“自从电力公司帮助俺村开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后,俺村家家户户都购置了清一色的电器。而且,因为电力保障到位,全村60多户中有95%开办了养猪场,现在光存栏肉猪就有4000头。”说起芹菜沟村的新变化,权应照高兴得合不拢嘴。
从权应照家出来,已是中午,但村头看演出的村民依然没有散去的迹象,电力宣传队队员们的演出也更起劲。看到记者要走,一边端着碗吃午饭、一边看演出的60多岁的老农权根一把拽住记者说:“你们可要好好写写这电力公司的人,我们家养猪下崽全靠电取暖呢。这不,前几天晚上停电,都半夜了,我从家出来一看,还有十几个人在那儿抢修呢。”
离开芹菜沟村,我们的车沿着孟州西部陵区蜿蜒、平坦的乡间公路行驶,车窗外不时闪过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农家小院、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电力线杆,还有村口“新农村呼唤新电力,新电力服务新农村”的宣传标语。孟州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范景林望着窗外的景色,充满信心地说:“我们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每周巡演一个村,为孟州市每个行政村都送上一台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并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加强电力部门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宣传科学用电、安全用电常识,为全面推进农电管理标准化、精益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