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规定县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1980年9月,解放区人大常委会设立。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30年来,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负人民重托,不辱神圣使命,依法履行职责。一项项创新举措、一件件监督事项、一个个决议决定,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改革开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当我们面对解放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解放区日益完善的民主政治建设,再回首30年来解放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履职历程,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迪……
制定、修改各项制度43件次
听取审议“一府两院”报告482项对163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1980年9月23日,根据宪法规定,解放区人大常委会设立。这标志着解放区民主法制建设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回首这30年,一个个耀眼的亮点,折射着解放区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轨迹,见证着解放区民主法制建设的进步历程,辉映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灿烂前景。
【数据一】………………………………………………………
制定、修改各项制度43件次
制度建设特色突出。自1980年设立地方人大常委会以来,解放区人大制度建设在不断摸索、实践、总结、规范中逐渐发展完善。据不完全统计,自1984年至2010年,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共制定、修改各项制度43件次,为促进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数据二】………………………………………………………
听取审议“一府两院”报告482项
工作监督成效显著。解放区历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监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全区中心任务和工作大局,不断完善监督机制,着力推进工作监督,为推动解放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1年8月,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共召开了262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482项,提出审议意见1500余条。
【数据三】………………………………………………………
对163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
执法检查扎实有效。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在法律监督工作中,注重方式、抓住重点、规范程序、突出实效,先后对劳动法、义务教育法、行政诉讼法、食品卫生法、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法官法、检察官法、继承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163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强化了法律监督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区“一府两院”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数据四】………………………………………………………
开展工作视察和专题调研800余次
视察调研毫不松懈。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将工作视察、专题调研作为加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手段。30年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围绕解放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视察调研,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据不完全统计,共开展视察和调研800余次,提出代表建议1000余条。
【数据五】………………………………………………………
作出决议、决定121个
重大事项决定及时有力。解放区人大常委会设立30年来,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和民主法制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共作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的决议、决定121个,为保障和促进解放区改革、发展、稳定,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数据六】………………………………………………………
依法任免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52人次
人事任免工作规范有序。30年来,解放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和规范任免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制定了《解放区人大常委会任免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法》,建立了任前考试、询问制度,加强了任后监督,人事任免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据统计,区人大常委会设立以来共依法任免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952人次,任命区法院人民陪审员219人次,为全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数据七】………………………………………………………
组织8000余人次代表参加代表活动
代表活动有序开展。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工作摆到全局性、经常性、基础性的地位来抓,闭会期间积极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代表活动,引导和支持人大代表主动联系选举单位和选民,有效地拓宽了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发挥了代表作用,参加活动代表8000余人次。
【数据八】………………………………………………………
接待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2193件次
信访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解放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受理群众来信来访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渠道,设立了信访工作部门,规范了信访工作程序,建立了涉法信访工作例会制度,及时妥善地协调、督办了一批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共接待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2193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