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污水横流的“水泥路”,如今变为宽阔平整的柏油路;昔日的土坯房,如今变为一座座的小别墅和一栋栋的居民楼;昔日靠土里刨食过日子的东孔庄村村民,如今过上了小康生活,并且三分之一的家庭都买了私家车。为什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的生活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又是谁带领村民致富的?这个人就是河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焦作市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焦作市新农村建设五大功勋人物之一,马村区东孔庄村党总支书记赵立金!
1985年,赵立金被选为东孔庄村党总支书记,成了村民致富的领路人。在赵立金和他的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东孔庄村由昔日单纯的农业村,转变为今天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并举的马村区首富村、焦作市四城区村级纳税第一大户。在赵立金的带领下,这些年东孔庄村建起了焦作市东星炭素有限公司、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东星粮机厂等集体企业。经过20余年的发展壮大,如今东星炭素厂的年生产能力已达10万吨,东星炭电极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企业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位于前列。东孔庄村企业的固定资产也由建厂初期的350余万元,发展到现在的2.5亿元。
企业的发展壮大,为东孔庄村村民带来了新思想、新观念,为东孔庄村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活力。全村55岁以下劳动力90%以上都在村办企业上班,年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发放现金1950元,学生上学有补助,6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有100元的补贴,97%以上的农户住进了楼房、吃上了自来水。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村里还修建了高标准的文化活动中心。
赵立金作为时代的弄潮儿,带领广大村民勤劳致富,集体经济、社会事业等都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党和政府以及群众给予了他极高的荣誉。他所在村的集体企业——焦作市东星炭素有限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诚信纳税企业、百强纳税企业等,他所在的村成为全市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和省级民主法制示范村、省级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