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当前,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中,马村区委、区政府结合辖区实际,以“加快发展,走在前列”为目标,按照“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发展思路,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启动、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实施和万方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加速等千载难逢、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选定坐标点,找准结合点,抓住突破点,面向全区提出了“理思路,明目标,促转变,求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区各单位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高度的责任感,乘势而上,积极作为,务实求效,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和推动务实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该区区委宣传部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即日起在本版开辟《贯彻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专栏,对先进典型进行连续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待王街道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发展之路》,敬请关注。
作为一个资源并不富庶的涉农街道,为什么能够取得令全区人民注目的骄人成绩?为什么能够再次书写全区镇域经济发展的亮丽篇章?日前,笔者带着上述疑问,走访了马村区待王街道办事处。
探索·破局
截至10月底,该街道财政收入同比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7%,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引进外资同比增长69.9%……这是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一组数字。
一连串数字让人欣喜,数字后面折射出的待王人在城镇化建设上凤凰涅槃般艰辛的探索之旅,则更让人感动。
作为曾经的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该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多年来一直在城镇化建设道路上苦苦探索。其间,既经历了金融危机、行政体制改革的冲击,有过坎坷和挫折,也有过迷茫和困惑。待王人矢志不移地以建设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镇为目标,把城镇建设开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社会事业发展的突破口,走出了一条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提、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第三产业为纽带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十一五”期间,该街道在城镇建设上共投入资金2.79亿元,建成翠苑小区、荔湾花园、待王社区住宅小区等6个居民小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目前已有7000名群众入住;新建、整修道路48条32公里,敷设管网1.2万米,镇区面积由原来的1.6平方公里拓展到如今的2.8平方公里。2010年,该街道工农业总产值较2006年增长375.6%,财政收入较2006年增长35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06年增长71%,初步形成了城镇居民增收、镇域经济繁荣、农村大局稳定的良好局面。
纳新·升级
踏上“十二五”征程,新的形势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发展模式注定要掉队、要被历史抛弃。下一步该怎样发展?该街道党政一班人始终没有放弃思考,他们致力城镇化建设的脚步也始终不曾停下。
今年10月召开的省九次党代会犹如一盏明灯,为该街道城镇化建设指明了道路。马村区委、区政府就全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作出了科学部署。在深入学习领会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发展意图的前提下,该街道结合城镇发展实际,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对前期城镇建设思路进行了适时的修正和升级,对城镇化发展重新进行了谋划和布局。
“对于待王街道来说,就是要把城镇化发展放到全区的大局中来谋划,让城镇化发展围绕全区大局来实施。具体来说,就是把‘新型城镇化引领’作为促进待王崛起和振兴的关键性、战略性举措,紧紧围绕新规划的10.41平方公里的万方产业集聚区建设做文章,在坚持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实施‘腾笼换鸟’和‘借梯上楼’战略,腾出土地规划新城镇、服务集聚区发展,反过来借力集聚区建设,促进街道‘三化’协调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让待王跃升为全市镇域经济发展‘领头羊’。”该街道党工委书记璩敬东豪情满怀地说。
循着这一思路,该街道紧密结合万方产业集聚区建设规划,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统筹协调”的思路,以超前的思维和眼光,打破行政村限制,高水平编制待王新型城镇体系规划,科学设置生活区、商贸区、产业区,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明确区分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重点,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新型城镇框架,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腾笼换鸟”,就是把集聚区内北孔、秦庄、西孔等12个村庄整体迁移出来,搬迁到文昌路两侧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借助棚户区改造和焦郑城际高速铁路建设的机遇,在文昌路两侧选址集中建设小王庄、西待王等3个新型农村社区。为了推进整村迁移工作,该街道在科学制订整村迁移方案的基础上,选派10多个工作小组,深入群众家中调查摸底,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据了解,这一战略实施后,该街道除3个城中村外,15个村庄的6081户2.4万人通过社区化集中居住,可节约土地9790亩,将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万方产业集聚区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借梯上楼”,就是在实施整村迁移、破解土地瓶颈、提高集聚区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反过来借助万方产业集聚区这一平台,以工业产业大发展为支撑,强力实施“开放带动、龙头拉动”战略,打造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掀起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努力形成工业化、城镇化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领秀·飞跃
正在有序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让该街道“三化”协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成为“领秀”全区镇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刘伟深有感悟地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至少会给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裨益:一是土地、人口、资源等诸多要素的集聚,将有效破解土地瓶颈、资金瓶颈等难题,促进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二是利用节约出来的土地进行复耕和土地流转,加快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使农民收益最大化,从而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
“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六大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待王人为自己定下的远景目标。
美好的前景令人向往,发展的使命催人奋进。待王,这座地处交通咽喉、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正在演绎新的传奇。沿着这样的脉络,一幅“以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城镇和产业园区区块分明、相辅相成”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孙永伟 盛妍利
省委书记卢展工在省九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指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走好这条路子,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