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王 威
枯黄的树叶伴着初冬的寒风旋舞飘落。尽管寒气越来越浓,但河南煤化焦煤集团赵固二矿综掘队的运料工小李却气喘吁吁,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天是11月20日,他刚上班不久,就发现运煤的皮带有些不对劲。
“‘皮带王’,快来给帮帮忙,俺队的皮带跑偏了,拉的煤撒了一地,已经被调度员责令停运检修了!”小李顾不得一切,急急忙忙地跑到正在皮带巷巡查的皮带队队长冯战营面前焦急地说。
“走,咱去看看!”老冯二话没说,拿起工具就往综掘队的施工地点赶去。
在老冯的“诊断治疗”下,皮带很快恢复了运转。
老冯今年56岁,在煤矿捯饬皮带已经有31个年头了。他负责管辖的11部皮带机,无论是转载皮带还是上山皮带,都是不偏不斜地在托辊上正常运转着。他凭着一手绝活儿,不辞辛劳地为井下的皮带机把脉问诊,排除故障。哪里的皮带有疑难杂症,只要他往那里一站仔细一听响声,就立刻知道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并能很快修复。因此,工友们亲切地称他为“皮带王”。他的口头禅是:“我就不信有弄不转的皮带。”
今年10月份,赵固二矿新安装的1.2米宽、2150米长的1105上顺槽皮带机一启动就跳闸,连负责调试的厂家技术人员也一时间无计可施。老冯的倔脾气上来了:“弄不转它我就不姓冯!”经过连续几天的现场分析,老冯终于找准了症结:储带仓设计不合理。接下来,他和副队长谢旭光、技术员刘天园轮番上阵,带领工人抓紧进行储带仓改造施工。十几天过去了,1105上顺槽皮带机终于成功转圈了,而老冯却掉了3斤肉。
老冯根据自己多年的煤矿皮带队运输管理经验,总结出了防止皮带跑偏的三大绝招:稳头尾、调支架、勤保养。他把这些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了皮带队的年轻人。
老冯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作为一名煤矿老工人,问他有什么愿望,他说:“我在煤矿干了一辈子维护皮带工作,总觉得没干够。在退休前,我要把我的绝活妙法全部教给年轻人,为企业培养一大批‘皮带王’!”
嘿,这个老冯,还真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