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檀溪堂,早已是河南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工艺美术企业,其开发生产的檀雕、云雕系列产品填补了多项省内外空白。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二届中国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檀溪堂选送的“云雕仿古圆桌凳”和黑檀“神农”雕像一举拿下两项大奖,震惊展会。然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冉冉升起的工艺美术行业明星,在十几年前不过是一家普通的家俱厂。而这一切来之不易的转变和成就,离不开企业掌门人靳丽萍多年的坚持和探索。
1998年集体企业改制时,靳丽萍和丈夫接手了濒临破产的沁阳市家俱厂。当时的厂子,除去土地价值外,负债竟高达190多万元,职工保障更是无以为继。但靳丽萍顶住压力,以现有技术、设备和人员为班底,以精益求精为特色,为提升产品质量,她多次赴山西登门拜访,终于感动了老专家成国顺;为提高生产效率,她和普通工人一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正是凭着这份创业的勤奋和热情,靳丽萍一步步熬过了企业最初的困难期。
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靳丽萍的人生。2002年,时任沁阳市市长的杨亚辉来到刚刚成立的沁阳市神农旅游工艺厂,他带来的几件木雕工艺品引起靳丽萍的极大兴趣,让这个美术专业毕业生曾经沉寂的心又重新焕发了生机。两年时间里,她刻苦学习相关技术和工艺流程,从试制普通木工艺品、水晶挂件到现在的檀溪堂木雕、云雕品牌,靳丽萍毅然走上了文化产业的阳光大道。
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事业蒸蒸日上的靳丽萍几年间突遭两次重大变故,几乎毁掉了她的工艺美术产业探索之路。2003年9月,靳丽萍和几个员工在山西遭遇车祸,身上多处骨折,在医院治疗了半年才能下地行走;2006年6月,由于员工疏忽导致失火,近百万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和刚刚生产的成品半成品被付之一炬。面对两次磨难,靳丽萍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看着好不容易才有声色的企业以及几十名员工的忠诚,她依旧选择了坚持,人们甚至从未在她的脸上发现一丝悲伤的神色。
所谓苦尽甘来,上天似乎终于开始眷顾这个不屈的女人。2009年,檀溪堂正式挂牌。靳丽萍上北京、下四川,与清华美院、中国工艺美术集团等一批高校院所、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解决了产品的设计来源和销售途径。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檀溪堂工艺美术品已涉及檀木雕刻,漆器云雕,黄花梨、红花梨木高档家具等领域,尤其是檀雕和云雕已成为沁阳文化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无数国内外的艺术大师、企业家慕名来到沁阳参观指导。靳丽萍还充分挖掘古怀川大地的丰厚文化底蕴,将朱载堉、李商隐,韩愈、竹林七贤等著名历史人物作为创作题材,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
谈起创业的艰难,靳丽萍似乎显得异常平和,尽管已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檀溪堂也跻身为河南文化强省百强企业,但她丝毫没有成功后的那种意得志满,嘴边反复提到的总是员工的待遇问题和企业的战略定位。正在规划建设的檀溪堂文化产业园将彻底为她的艺术产业梦想释放空间,“四年后,檀溪堂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高品质檀雕、云雕品牌。”靳丽萍踌躇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