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谢长虹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实现以高端人才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更具活力新型城市、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经市委同意,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焦作日报社共同组织的人才工作考察团,于9月12日至9月22日,先后赴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和我省部分城市进行了学习考察。本报从今日起,从不同侧面陆续刊登这些城市人才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为推动我市人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望广大读者关注。
提起山东省潍坊市,人们立刻会想到她是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居半岛城市群中心位置,有“半岛走廊”之美誉。特别是近几年来,潍坊市依托举办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蔬菜博览会和花卉苗木博览会等活动,不仅使潍坊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高,而且已经成为海外学子向往的创业热土。
人才指标量化推动人才工作发展
在潍坊市考察,无论是在与该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座谈交流中,还是在该市人社局办公大厅的参观中,听到和看到最多的就是人才工作指标的量化制度。
据潍坊市人社局专业技术科科长张国强介绍,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建设人才强市,潍坊市先后出台了《潍坊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扶持计划》、《关于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意见》等文件。
谈到具体考核量化内容,张国强深有感触地说,人才考核的量化,有助于增强各个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心,能够大力和有效地促进人才工作的快速发展。潍坊市的人才考核量化范围主要包括各县市区、市属各开发区。量化的具体指标实行千分制,具体分为:组织领导、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智力引进、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占400分。人才规模、人才引进、人才平台载体建设、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人才投入等方面,占500分。满意度测评分别面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住地人才代表、驻地用人单位等进行,占100分。
人才工作考核量化制度的实行,极大地激发了各单位、各部门做好人才工作的热情。
优惠政策奠定引进人才基础
作为较早的开放城市之一,潍坊市有着较雄厚的创业发展基础。但是,尽管如此,潍坊市人才工作还是一刻也没有放松。
面对各地汹涌澎湃吸引人才的战略举措,潍坊市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美国耶鲁大学博士、现任潍坊维尔信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郑中立,日本东京电气通信大学博士、现任山东远普光学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张光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博士、现任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电控标定首席技术专家的张展腾,是享受优惠政策的三名“海归”人士。2009年11月,他们在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首批34名人选中,被潍坊市特聘为专家,每人获得了100万元的资助经费。
从这三名享受优惠政策的“海归”人士身上,我们看到了潍坊市实实在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决心。
看看该市的一些优惠政策,我们不妨窥一斑而见全豹。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潍坊市规定: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引进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实验室,配备工作助手,每年分别给予资料费10万元和8万元,科研启动费一次性资助分别不少于60万元和30万元,安家补助费一次性资助分别25万元和15万元,每月分别发给津贴补助1万元和5000元。同时,对引进人才的父母(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随调随迁,其配偶的工作按专业对口或系统对口原则,由组织、人社等部门协调安置。
优惠的创业政策,又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吸引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团队落户潍坊市。在该市光电产业园考察时,园区负责人感慨地说,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必须有切合实际的优惠政策,并且必须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光电产业园之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除了园区服务好外,主要得益于一套优惠的政策,凡是在园区里的企业,自入驻科技企业加速器园之日起,三年内上缴税收区级实际所得的50%,由高新区财政安排预算,专项用于扶持入驻科技企业加速器园企业。从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光电、电声器件等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享受房租减免优惠。前三年免收租金的50%,第四年起全额收取租金。同时,根据入住企业的规模,科技企业加速器园还为每个企业提供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办公、研发、生产场地。
坚强的后盾、宽松的环境,为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业孵化器展现巨大生命力
走进潍坊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座座现代化的标准厂房拔地而起。留学人员创业园、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光电产业园……处处显示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我从学校一毕业,就来到潍坊从事自己的工作。这里不仅工作条件好、生活环境好,而且领导很重视人才工作,处处都为我们想到了。”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刚从石河子大学毕业不到一个月的董慧琴在自己崭新的办公室里对考察人员说出了心里话。
的确,各种现代高科技项目团队能够落户潍坊市,原因除了优惠政策外,关键是领导重视。为推介良好的创业环境,潍坊市从2005年开始,已成功举办四届“百名博士潍坊行”活动,并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建立了海外人才工作站。目前,该市与海外350多名留学人员建立了联系,吸引86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和企业家到潍坊实地考察、洽谈,促成了潍坊中科植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与海外博士、专家的合作,同时建立了一处中国博士后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基地和两处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基地。
据了解,仅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一个园区,建园两年来,已引进项目40余个,注册留学人员企业14家,总投资达3亿元,共获得发明专利50余项,承担国家863攻关计划1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国家星火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林木良种基地1项、山东省火炬计划3项、潍坊高新发展基金6项,已经建成以公共技术平台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研发中心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