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个星期六下午,张家琪都有个约会,但不是和男朋友。虽然他们都是焦作大学法律与政治学院09级公共事务管理专业的学生,但在上课之外的业余时间却很难见上一面。因为有一系列的志愿服务工作,在等着这个20岁的姑娘。
11月26日下午,太行东路学校,40余名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张家琪站在孩子们和其他几名大学生志愿者中间,个子不高,戴着眼镜,很难相信她是不少公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另有50多名六至八年级初中生,在教学楼内分班接受大学生志愿者的课业辅导。这些孩子大多为农民工子女,周末少人照管。张家琪充当了焦作市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和这些农民工子女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这个公益项目名叫“微笑成长营”,挂靠在我市“追梦爱心换书团队”名下。“大学生需要社会实践,农民工子女需要社会关爱,两者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张家琪说。
除了负责“微笑成长营”项目,她目前还在兼做“乐施助养中心”国学课堂的推广工作,晚上还经常到市儿童福利院照管孤残儿童。前不久,她刚交接了做了一年多的关爱焦作山村留守儿童项目的具体工作。
最早涉足公益是在2009年刚入学时,她加入焦作大学以“关注艾滋病”为主题的红丝带志愿者协会。从理论到实践,张家琪发现自己真的喜欢做公益。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她很开心。她在实践中边做边学。看着留守、流动或者孤残孩子们点滴的成长,让她感觉自己也在一同成长。
“公益是一个值得长久做下去的事情。”眼看明年夏天就要毕业了,她想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好在家人和男友对她比较理解和支持,现在她的男友有空之余也会参与到她的公益项目中去。
回顾大学生涯,虽然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收获颇丰,学习也并没有因此落后,但她和学弟学妹交流时,仍然希望他们能以学业为重。“觉得自己还是稍微有点偏了。在学校时是最纯粹的学习时光,逐渐走向社会,会发现那样的纯粹将很难再拥有。”(线索提供:梁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