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职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文明礼仪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
我市“推行教育日记、实施培优扶弱”
实验项目受好评
图片新闻
孟州市教育局
多举措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英语教学的排头兵
亲子阅读,打开孩子的心智
市光明中学
开展高效课堂公开课活动
深井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落户河南理工大学
图片新闻
山阳区教育局群众评议不走过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推行教育日记、实施培优扶弱”
实验项目受好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11月12日至13日,中国教育学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了“日记对青少年的成长研究”专题研讨交流会,我市“推行教育日记、实施培优扶弱”实验项目在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交流会对教育日记的特色、作用、效果以及我市推广教育日记的做法很感兴趣,将我市代表的发言作为会议的重点安排在第一场的第一个。我市代表分“家长、教师、学生、校长”四个篇章,介绍了我市“推行教育日记、实施培优扶弱”实验的过程和措施。发言一结束,许多会议代表便围了上来,询问情况,索要材料,复印发言底稿。会议主持人刘加民称我市代表的发言是“重磅型的,非常有价值”。课题组核心成员管炳德称赞我市的经验“紧扣教育教学实际,能解决存在于学校、家庭、家长、教师、学生中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很值得推广”。我市提出的“教育日记能解决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的问题”、“教育日记,有话好好说”、“教育日记,为记忆留下底稿”等观点以及乔荣英、武阳德、王莹莹等人的事迹,成了与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

  (王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