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许伟涛
提及焦作市海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业内可谓大名鼎鼎。
大到何种程度?海华纺织产品质量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达到国际5%乌斯特公报水平,高档精梳产品比例占85%,主导产品J40支-J100支海华牌棉纱质量优异、品牌信誉度高,拥有上海、青岛、无锡、太仓、宁波、深圳、佛山、西安、汕头等十大市场。
而令我们始料未及的是,海华纺织的业内地位却是一把大火烧出来的。11月24日,记者跟随我市新闻战线“百名记者走基层”采访团,在海华纺织生产车间门前看到了一块立于2005年12月2日的“质量警示碑”。
警示碑上赫然写道:2005年9~10月份,山东一用户使用海华公司T/C65/3532支纱,因粗节问题有5吨退货,造成公司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为了增强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同年12月2日,公司召开职工大会,2000名员工庄严宣誓:“烧掉劣质产品,唤醒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重塑海华品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将这批疵布全部焚烧,并立碑为鉴,将这一天定为“质量警示日”。
其实,能从当初仅有1200枚纱锭的一家县属小厂,发展到目前总资产8亿元、纱锭规模30万锭,并成为我省纺织行业综合排名前五强的行业航母,是海华纺织一贯注重产品质量的结果。海华纺织董事长、总经理曹俊海说:“市场风云变幻,是什么成就了海华?唯质量过硬,无他尔。”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从2000年至今,海华纺织原料全部采用新疆棉,直接从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采购原料;在生产环节,实行人工和异纤清除机拣“三丝”相结合,确保海华棉纱“无三丝”品牌;去年还给相关分厂和单位发放大客户战略质量奖。
由于产品具备过硬的质量,在今年市场萧条的背景下,海华纺织1~10月份生产各类棉纱24269吨,实现销售收入7.1807亿元。目前,海华工业园区总投资7.5亿元的20万锭高档紧密纺纱项目,一期已经投产,二期正在加紧施工。该项目科技含量高、产品档次高、能耗低,完全达产后可安排就业1000人,年增加用棉量2万吨,增加棉农收入3.6亿元,还可为海华公司年增加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近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