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武玉林
文/杨 帆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亲情之间的大爱,是世间最无私的爱,磨难和挫折更将这种真情检验。
五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并帮助母亲还清债务;在公公、小叔意外身亡时,她又用智慧,帮助婆婆消除丧夫失子的悲痛。她以坚毅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经受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磨难。她,就是神火集团沁阳沁澳铝厂的普通女工陈小柳。今年6月,在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她被评为2011年6月份“中国孝老敬亲好人”。
1996年冬天,28岁的陈小柳与邻村小伙子程联喜结良缘。出嫁这天,天上下着小雪,新娘小柳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因为她心中有太多的牵挂难以割舍。突然中风的父亲瘫痪在床,母亲患有心脏病,两个弟弟尚未成家……所有这一切让她怎么离得开家呢?人都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可她这盆水却收了回来。1997年农历正月,刚过完年的小柳和丈夫商量,要回家照顾瘫痪在床的父亲。善良忠厚的丈夫说,你去吧,家里有我在就行了。就这样,结婚刚一个月的小柳又回到了娘家照顾父亲,这一走就是9年。
父亲不仅大小便失禁,连意识也是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由于卧床,父亲经常大便干结解下不来,她就让弟弟把父亲架起来,自己蹲下身,用手指一点点给父亲抠出来。寒冷刺骨的冬天,为了能让父亲及时换上干净的衣物,她每天都要熬夜在煤炉上将洗净的衣物烤干。整整5年1800多个昼夜,在她和全家人的精心照料下,父亲不仅面色红润,体重也是稳步增加。但是,由于卧床太久,父亲的脾脏还是出现了衰竭,2000年3月,58岁的父亲最终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此时,更让小柳悲痛的是,家里已经没有一分钱来给父亲安葬了。为了让父亲能够走好,她就到街坊邻居家里一家家地磕头借钱,大家被她的孝心感动了,帮助小柳凑齐了丧葬费。
安葬好父亲,为了帮助母亲早日还清债务,她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一件羽绒服穿了整整20年,15年里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买过一次化妆品,连鞋子都是厂里发的工作鞋。
父亲治病欠下的账终于还清了,生活似乎向她张开了友好的双手,使刚刚走出苦难的小柳满怀信心地和丈夫规划着美好的未来,可命运多舛,老天又一次考验着这个坚强的女人。
2005年7月,正是多雨的季节,陈小柳的公公在村后山坡上放牛时跌进山坡下的水坑里溺水身亡;3个月后,快要结婚的小叔在山里采石放炮时被炸死。接连的打击,让婆婆一下子卧床不起,老人每天只是不停地掉眼泪。小柳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知道这样下去,婆婆的身体早晚扛不住。于是,她就让7岁的儿子用小勺一口一口地喂奶奶吃饭。看着懂事的孙子,婆婆流着泪总算开始吃饭了,小柳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为了消除婆婆的寂寞,她把家里唯一的电视机放到了婆婆屋里,还让儿子每天和奶奶睡在一起。渐渐地,婆婆脸上有了笑容,3个月后,婆婆终于走出屋子,从丧夫失子的悲痛中走了出来。
做女人难,做一名家庭、工作两不误的女人,更是难上加难。在家里,小柳是孝顺贤惠的女儿、儿媳;在厂里,小柳是工作能手和不拿补助的“全职师傅”。参加工作以来,虽然厂里对她很照顾,她却从没有迟到过一次,也没有请过一天假,更没有向单位提出过特殊要求。去年她主动把特困职工名额让给同事。她笑着对车间主任说:“现在家里好多了,还是把名额让给其他更需要帮助的同事吧!”这淡然一笑,显示了她高尚的人格魅力。当被问起在最难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过放弃时,她摇了摇头说:“日子是向前走的,一定会越来越好,你看,现在不是好多了吗?”说完,她幸福地摸了摸儿子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