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水北调运河动工的号角响彻中原大地,整个焦作都为之沸腾。虽说运河的贯通还有较长的工期,但是在未来拥有运河的焦作,已在人们的心中被描绘千万次。
没有运河的焦作历史悠久,时代的变迁给予这块土地的是城市的演变,但不变的却是水资源缺乏的事实。中国人的水情节自古就有,临水而居是本能。焦作人在生存之中习惯环境,在环境之中仍然怀着对湿润空间的向往。在这向往里,寄托的不仅是自身生活的如鱼得水,更寄予着子孙后代福泽绵长的期望。
当南水北调世纪大运河贯通之后,水的清澈透明、川流不息的生命力不仅带给人勃勃生机,同时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未来的亲水城市是运河给焦作印上的标签。在运河工程如火如荼动工之际,城市也悄然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对焦作人的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运河板块的诞生以市政新府的迁址作为标志,行政组团的相应搬迁直接将运河板块列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出于经济持续发展的考虑,建都的根本理念在于“临水而兴”。水利兴农,农兴民富,民富邦安,邦安朝盛。这座城市只有一条运河,在唯一性的确立之下,指导城市发展的大本营定址于此,表明了运河的不可动摇性与尊崇性。临近运河,以运河的动向指引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南水北调为焦作带来的最具多变性的表现之一。
运河,流经多个城市见证了不同城市的变化,在不同的区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姿态。然而在焦作,只有一条运河,所有的变化之源只归于其,成为未来焦作城市变化的根本所在。
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有些念念不忘的事,与水有关。是河堤上杨柳的多情,是河面上波光闪耀的晴朗心情,是滔滔河水的心事沉积。
运河的开通让城市洗净容颜,而沿岸相应的市政建设则是直接让百姓感受到的福祉。南水北调纪念园、琴棋文化区、工业纪念馆、市民广场、山阳遗址主题公园等文化休闲景区的建立,让市民们有了更多休养身心的好去处。面对着河水,与自然更近,生活中的繁杂更容易沉淀,整个人的状态为之转变,不论是精神还是心灵,每一次都仿佛接受了洗礼,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千万个人来运河边感受水的魅力,千万个人带着对运河千万种迷恋与变化后的样子回归生活。对城市而言,这是唯一的运河。对人而言,却是随心情变换的河岸风情。
水作为生命之源,人更需要以水的灵动来衬托。“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生活在水边,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认同与交融。以“锦江·现代城”升级版“和诚·大河时代”为代表的运河楼盘,均以临水而居成为备受追崇的尊崇生活方式,完全遵循了传统人居观念的精髓所在,同时在运河边描绘心中属于自己的运河美景。
阿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