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产业观察/金融之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沁阳碳素:人性化管理助企业腾飞
冯营公司“精耕细作”增效益
武陟:装备制造业集群闯市场
我市两家单位首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称号
博爱县产业集聚区创新园区建设模式
专家:出借贵重资产要谨慎
图片新闻
贵金属投资受追捧
黄惠芳:奋发向上工行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源集约利用 项目集群发展
博爱县产业集聚区创新园区建设模式

作者:许伟涛、詹长松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记者许伟涛、詹长松)今年年初以来,利用产业集聚区连片厂房多的现实条件,结合我国鼓励发展太阳能产业的优惠政策,博爱县产业集聚区成功招商引资,促成江苏振发太阳能公司利用近30万平方米屋顶空间资源,实施10兆瓦光伏屋顶电站项目,开了我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先河,仅此一项可节约用地500余亩,为缓解企业用地难提供了有益借鉴。

  这只是博爱县产业集聚区秉承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这一原则,不断创新机制,实现集聚区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该产业集聚区累计入驻企业98家,1~10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3亿元、利税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和39%;吸纳就业2万人,同比增长32.2%。

  博爱县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中,严把产业布局、投资强度和环保审批关,在全力推进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的基础上,把新入驻企业必须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作为硬性规定,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并始终坚持产城互动,基础设施持续完善,落实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县党政联席会议等机制,创优服务发展环境。近年来,该县先后投资15亿元,建成道路53公里,搭建起“五纵七横”发展框架;建成6座变电站,主变电站容量达15.7万千伏安;敷设供水管网21公里、污水管网30公里,架设供电主干网26公里;区内道路、水、电、气等都与城区实现了互联互通,产城一体的框架基本形成,具备了承接大产业转移和中小企业入驻的基本条件。

  毋庸置疑,产业集聚区建设恰如筑巢引凤、招鸟入林,但如何充分调动全县及各乡镇的招商引资积极性,切实增强产业集聚区内工业项目占地乡镇村的服务意识,着力解决工业项目入驻难题呢?“异地共建,利益共享”,这是博爱县开出的一剂妙方。据了解,博爱县抱着县财政少一点收入,乡镇村多一点实惠的思想,顶着财力紧张的压力,实施了利益共享政策,即按照产业布局规划,县、乡在引进项目中需要在产业集聚区内摆放的,由引资方、项目所在乡镇和项目占地村街按照7∶2∶1的比例分享企业税收地方留成部分,让广大群众共享项目建设的成果。这一政策调动了各乡镇的招商积极性,从根本上破解了项目入驻难题。今年投资36亿元、占地1000余亩的莱恩公司钢帘线项目,从项目落地到开工建设仅用了20多天时间;投资1.6亿元、占地80亩的金鑫公司年产10万吨不定型耐火材料项目,从项目落地到开工建设仅用了一周时间。今年年初以来,已有6个乡镇为博爱县产业集聚区引进项目11个。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