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光远
沁阳碳素,这个昔日产能只有3万吨,一举跃升为如今的18万吨,已经成为我省最大、全国第五的民营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碳块生产企业。拥有如此神奇的发展速度,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用工荒后,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维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
秘诀何在?“通过人性化的科学管理,让所有员工和公司一起成长,助其实现自我价值。”沁阳碳素有限公司总经理都平如是而言。
走进位于沁阳市西向镇的沁阳碳素,占地8万平方米的厂区整洁、有序。站在都平办公室门前的走廊向窗外眺望,写在车间墙壁上的“回报员工,造福乡里”红色大字分外醒目。
“回报员工不是写在墙上的僵硬文字,而是镌刻在企业管理者内心的发展理念,其内涵有三,一是努力营造团结友善、紧张活泼的企业文化;二是敞开胸怀,广纳人才,以德服人的带动机制;三是让员工充分分享公司发展成果,以待遇留人。”沁阳碳素生产部负责人王存山说。
而在都平看来,沁阳碳素的管理者与员工关系,应像兄弟姐妹一样亲如一家,特别是员工的婚丧嫁娶,不仅是员工自身的大事,更是公司的大事。
2010年4月,家住沁阳市西关镇桑叉园的煅烧车间工人刘双起,不幸罹患癌症,妻子没有工作,两个孩子尚小,昂贵的治疗费用压得家人喘不过气来。得知情况的都平立即组织公司董事、干部工人踊跃捐款,在刘双起治疗和病逝期间,都平多次去看望……
浓浓的爱心凝聚了人心。该公司总工程师靳以学是技术骨干,几十年的生产工作经验使他成为碳素生产行业的多面手。很多公司都想挖他到自己的企业工作,有的甚至出几十万元的年薪,但靳以学告诉对方:“都总能亲自为我80岁的老母抬棺送终,你能吗?我负谁也不能负兄弟,更不能负了沁阳碳素500名干部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