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雾救灾”该提上议程了
【事件】12月5日,笼罩在京城的大雾天气再次加“码”,东南部地区能见度甚至不足200米,达到浓雾级别,空气质量也严重超标,个别地区甚至达到中度重污染。受部分地区大雾和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口罩开始热卖。12月4日,淘宝售出3万多只口罩,相比前两周平均销量翻了3倍,其中有2万多只是被北京地区用户买走。
【观点】雾是不折不扣的灾害性天气,各地的灾害预警中,也都将大雾与暴雨、高温、寒潮、大风、暴雪列在一起,但也仅限于此而已。防汛救灾、抗旱救灾、抗冰雪救灾,是我们熟知的名词,但从没见过政府提出抗雾救灾,大雾与高温一样,虽然列入灾害性天气,政府与民众对此又基本抱着逆来顺受的态度,少了一点抗击的主动性。
——《西安晚报》
别把“找不到对象告单位”当笑话看
【事件】日前,一起看似普通的辞职事件,因为当事人的博士身份和她独特的辞职理由,在蚌埠市成了关注的焦点。刚刚学成归来的女博士王丽(化名)因为辞职未获批准,将她供职的安徽财经大学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在蚌埠找不到爱情,请求法院作出判决。
【观点】现如今,不少人活得越来越市侩,越来越现实,俨然失去了爱的能力,甚至失去了对爱情的浪漫想象,“女儿意,英雄痴,吐尽恩义情深几许;塞外约,枕畔诗,心中也留多少醉”,仿佛真的成为了遥远的传说。更可悲的是,一看到有人因找不到爱情状告单位,就大惊失色,像看到外星人似的,这是多么可悲。
——《扬子晚报》
我们的脾气为何越来越坏?
【事件】北京电影学院学生因停车纠纷与清洁工互殴,导致清洁工死亡。微博透露,事发原因是男生驾驶奥迪来接女友,将车停在消防通道,阻碍清洁员收拾垃圾。
【观点】有人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过,社会戾气主要来源于三种社会心理:挫折感、不安全感和无力感。然而从一个评论作者的视角看,戾气的来源也许更为直白,比如:贪官的恶劣示范,腐败的日益猖獗,个体权利的不彰,财富分配的不公,社会保障的羸弱,兜底机制的阙如……既然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脾气越来越坏自然也是一种社会病。一个人的暴戾,既肇端于这个社会,又加害于这个社会。而要改变社会的暴戾,围观怒斥之外,每个人更加要反躬自省。
——《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