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已经接近尾声,今年以来,全国楼市进入了深度调控期,限购限贷政策作用开始显现,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出现了交易量日益萎缩的情况,在供过于求的背景下,房价开始出现下行趋势,降价之声不绝于耳,在这个严峻的市场形势下,我市开发商该如何应对?购房者又该如何理性置业?本期《地产会客厅》栏目,邀请多位房地产业内人士,一同深度探讨楼市发展的话题。
主持人:目前的市场形势对我市房地产有何影响?
张宇宏:谈到新政,由于每个城市的情况不同,供需情况不一样,在政策出台后的反应和表现也会不同。近期,省国土资源厅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供应的相关政策,我市在供地中更是优先供应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用地,并对保障房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我市虽然属于四线城市,政策的影响虽没有一、二线城市那么强烈,但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从房地产土地出让情况有所下降中可见一斑。
王国强:此次调控和2008年相比,持续时间更长,限购限贷政策对楼市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如果调控继续加码,会有一部分资金实力比较弱的房企,受于现金流的影响,逐渐淡出楼市。
李鹤唳:国家领导人前一段时间曾发表“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调控手段不放松” 为中心思想的讲话,据此而言,在大的方针和政策上国家不会改变。因此对于房地产市场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商品房和二手房市场,对于商品房而言,资金获得的难度增大,开发进度放缓是必然趋势;同时因银根紧缩,个贷困难,二手房市场会有所波动。
主持人:开发商该如何应对这种形势?
李鹤唳:对于当前局面,个人认为从大的方面来看,根据市场需求,主推大众需求较为旺盛的精品住宅,加快销售进度;对于价值较高的产品,可采取持有保值,等待有利时机推出;对于细节方面,则苦练内功,加强管理,毕竟市场的刚性需求在那里,市场份额只有那么多,区别只是我们能持有多少了,这时开发商的整体实力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范宝堂:对现行政策的抵制和逃避并非明智之举。目前,一些较有实力的开发商,已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契机,他们或重新定位发展方向,或优化重组项目,或转变经营理念等。现今国家大力提倡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一些房企已经看到了这一新的商业契机,并开始着手朝此方向迈进。
王国强:任何企业虽然所处的行业不同,但都会遇到像这样的行业调整期。我认为,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企业来说,无论风浪多么大首先都要修炼好自己的内功把产品做好,品质才是赢取市场的王道。此外,目前的形势是挑战也是机遇,房企在现阶段虽然不能轻易做太多购地方面投入,但遇到好的机会,对于实力强的企业来说,还是可以出手。
主持人:购房者又该如何理性置业?
范宝堂:置业,是刚性需求的结果。如果作为家庭的必需品,政府会给予鼓励和扶持,这也是拉动内需的一种消费形式。目前,政策对二次置业的限制使调控的意图非常明显,在目前这个形势下,若不是家庭成员的刚性需求,应该慎之再慎。目前楼市环境波动较大,风险也较大,非个人所能控制,因此购房者或投资者更应理性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