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职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爱点亮生命之光
演绎平凡的精彩
图片新闻
全力打造特色学校
图片新闻
市光明中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展示活动
简 讯
图片新闻
成立学术委员会
多举措规范档案管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爱点亮生命之光
——市人民中学救助患病学生侧记
  12月11日,本报记者在病床前为路锦涛朗读同学们写给他的衷心祝福。              本报记者 李 涛 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 涛

  见习记者 张 璐

  “我想握住你的手,就像握着希望不放手,你一定要坚强;我想握住你的手,与你一同战胜病魔……”12月11日,当我们走进路锦涛的病房,映入眼帘的是满床花花绿绿的千纸鹤和各色各样的信件。他斜倚着虚弱的身体,一遍又一遍地阅读着千纸鹤上祝福的话语。守护在一旁的锦涛妈妈告诉记者,这些漂亮的千纸鹤都是他的同学亲手叠的,还有老师和同学们写给他的信,锦涛每天都要读上好多遍。

  路锦涛是市人民中学初二(10)班的一名学生,11月15日,被无情地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小锦涛特别喜欢给我们唱歌,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突然间他离开了校园,心里感觉空荡荡的。”他的同学高凡说。

  凄风苦雨,却挡不住师生拯救路锦涛的热情。12月5日上午,该校师生在校长李志强的带领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同学们把平时省下的零花钱一一捐入捐款箱,有的学生家长也积极行动起来,甚至连在学校工作的临时工也加入到了爱心队伍当中。

  几天时间里,全校师生共为路锦涛筹集了40435.4元,目前捐款仍在继续。大家都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他早日回到属于他的快乐校园。

  “妈妈,爸爸呢,他为什么不来看我啊?”小锦涛急切地问坐在病床前的母亲,母亲泪如雨下,哽咽了半天。

  原来,7年前小锦涛的父亲突发急病猝死,母亲忍受失去丈夫的痛苦,同时又害怕年幼的孩子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谎称他父亲去外地打工了。这一瞒就瞒了7年。7年来,母亲靠做搬运工每月不足1000元的工资,维持着孩子奶奶和小锦涛的生活。为了老人能安度晚年,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成为锦涛母亲艰难度日的唯一希望。

  “当接到孩子的化验通知单后,我觉得天都塌了,可回头看到病床上的孩子,我又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这个家。”锦涛的母亲擦拭着眼泪对记者说。

  面对孩子所在学校的倾情捐助,锦涛母亲曾几次深情跪下,感谢所有好心人对孩子的帮助。寒风中,师生的热情如冬日暖阳一般温暖着母亲的心。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病床前,当我们将市人民中学广大师生纷纷伸出援手、奉献爱心的事告诉路锦涛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在妈妈的鼓励下,他用颤抖的声音唱了这首《感恩的心》,以表达感激之情。他说,他一直渴望着尽快地把病治好,尽快地回到学校学习,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他的关爱。

  路锦涛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在与病魔抗争的同时,他获得了许多不相识同学的关怀和帮助。

  目前,李志强正奔走于红十字会和小天使基金会,为路锦涛筹集更多的善款忙碌着。李志强说:“涓涓细流,可以汇成江河;点滴热血,可以挽救生命。路锦涛是我们学校的学生,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弃之不顾。我们要竭尽所能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为他点亮生命之光。”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