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育·职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爱点亮生命之光
演绎平凡的精彩
图片新闻
全力打造特色学校
图片新闻
市光明中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展示活动
简 讯
图片新闻
成立学术委员会
多举措规范档案管理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2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绎平凡的精彩
—— 记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护理教研室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本报通讯员 张兰勇 郭 洁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有这样一个年轻的集体,它由10余名教师组成,这个集体融洽和谐、拼搏奋进,充满朝气与活力;这个集体中的教师热爱教学,扎根科研,默默耕耘。它就是该校的明星集体——护理教研室。

  日前,焦作卫生医药学校作出决定,对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创新杯”说课比赛中荣获大奖的王蕾、李娟、梁林等三位年轻护理教师分别授予“突出贡献奖”和“贡献奖”称号,对在全省护理技能竞赛中获奖的辅导老师高晓梅、黄梅、徐亚君授予“贡献奖”称号,同时授予护理教研室“明星教研室”称号,在全校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学习护理教研室优秀团队的热潮。

  面对荣誉,护理教研室的获奖教师却显得非常平静。该教研室主任高晓梅对记者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没什么可炫耀的。现在我们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把学生教得更好。”

  该校护理教研室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多年来,该教研室的10余名教师承担着全校护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技能培训、参赛训练等工作。护理专业是该校的重点专业、河南省重点示范专业,学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60%以上。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部门举办的技能比赛接连不断,学生技能培训任务更加繁重。由于培训只有在课余时间进行,加班加点就成了护理教研室老师的工作常态,教研室所有人员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王蕾和梁林是护理教研室两名年轻教师,俩人的孩子都很小,正需要父母照顾。为了参加全国和省级比赛,她们在比赛前两周就把孩子托付给了老人。梁林的孩子在比赛前就感冒发烧了,在医院输液,直到比赛结束还没痊愈,但她根本抽不出时间陪孩子,而对婆婆的抱怨,她只能满怀愧疚。教师高晓梅在护理教研室中的年龄最大,但她以身作则,一天到晚都待在学校,泡在训练室,除了安排教研室的工作外,还辅导学生,手把手地教学生。教师徐亚君家在新区住,平时要照顾孩子,中午还要赶回去给孩子做饭,晚上8点多才去学校接孩子回家。教师黄梅干脆让公公婆婆接送孩子上学,她则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辅导工作中。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打造了一个团结合作、战无不胜的坚强团队,形成了一种敬业爱岗、甘于奉献、顽强拼搏、精益求精的团队精神,所有人员在这个团队中都得到了成长和进步。面对荣誉,该教研室每个教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很荣幸能够置身于这样一个团队中,是团队给我力量,助我去远行,没有团队,我们将一事无成。

  优秀的团队创造出了优秀的成绩。近年来,该校护理教研室和教研室的教师先后获得了市青年文明岗、市三八红旗手、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该校护理专业在全国、省级、市级护理竞赛中连创佳绩,多次在比赛中摘金夺银。

  目前,随着学习先进典型、学习护理教研室团队精神活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团队在不断形成,更多的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出来。正如该校校长韩冬风所说:“文化建设和团队精神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通过深入持久的努力,焦作卫生医药学校各项工作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