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 温县番田镇东口村的休闲娱乐花园。
图② 水上乐园。
图③ 江南水乡夜景。
段玉明 谢红军 摄
老子在东口悟道多年,使得东口及周边后世道教活动兴盛,并由此产生了一些道教宗师。
司马承祯,唐初温县西人,是隋唐时期影响最大的道教宗师,曾数次奉诏入长安、洛阳为唐皇室讲道。在一次回答关于治国之道时,司马承祯引用老子的话“心思处于淡泊,合气置于广漠。”意思是说,顺着事物的发展,自自然然就无私心杂念,天下就能大道了。唐睿宗悟真道感慨颇多,以弟子相称。
司马承祯常周游于温县与王屋山一带,他更晓得与他家乡数里之隔的东口是他的老祖师老子曾经居住悟道之地,再加上东口村老子原居住地有一尊老子石像,栩栩如生,不知雕刻创立于何年。司马承祯便时常到东口传播道教,并藉此感怀老子的容颜与思想。
唐初,老子被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备受推崇。由此,唐王朝诏令天下遍置玄元皇帝庙。相传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司马承祯在东口村西原老子居住地主持筹建了太清观,并亲自把老子像请于大殿内,以此使老子及道家思想在这片土地上代代传承不息。据说太清观在明代有一次全面修复,以后又不断维修。太清观高峻巍峨,颇为壮观,是集石雕、木刻与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木质结构建筑。
东口出土的乾隆年间创建戏楼碑记,对太清观有着隽永优美的描述:吾乡古有太清观,坐落兑方,形势高峻,殿宇辉煌,又有济流一水经王屋而南下注入兹,曲曲环抱左右。西北一路来龙,山明水秀,面前一行屏山,峻岭堂清,此诚太清观之大观也。
东口太清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而神秘的传说。然而自清末到民国军阀混战,再到后来的日本人掠夺,太清观备受摧残,几近坍塌,“文革”中彻底毁于一旦。侥幸的是,那尊太上老君像不知被谁人埋藏,到2003年东口村修建珠龙凤台时,很巧合地把它发掘出来,并妥善保管。
在建设和谐中国乃至和谐世界的今天,东口人正准备全力恢复古太清观,以此更详尽地诠释老子关于道教的理论,使“道”成为中华古文明的灵魂,成为民族精神的根基。